中長期資金作為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穩定器」,正加速進入大陸股市。大陸證監會主席吳清6日針對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落實進展作出回應,明確表示入市長錢(即中長期資金)明顯增多,權益類基金發展明顯加快,長週期考核制度更加健全。
吳清6日在人大經濟主題記者會中指出,人行已指導券商、基金公司展開兩批互換便利操作,金額超過人民幣(下同)1,000億元。超過400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訊,貸款額度上限近800億元。同時,大陸金融監管總局啟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春節前批覆520億元,前天又批覆600億元,並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規模。
吳清表示,2024年9月來,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在陸股淨買入約2,900億元,這些都有力支持市場持穩走俏。人社部將個人養老金制度推廣到全大陸,證監會積極配合將首批85檔權益類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名錄。
權益類基金發展方面,吳清表示,2024年9月至今,共註冊權益類基金459檔,占同期註冊基金產品總數的7成。權益類基金規模從6.3兆元增長到7.7兆元,占公募基金總規模的比例從20%提高到24%。為更好維護投資者權益,證監會積極推動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分階段降低綜合費率,預計每年為投資者節省超過450億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