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307賴瑩綺、蘇崇愷/北京報導

陸發改委 設航母級創投基金

聚焦AI、具身智慧、量子科技等先進產業,將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人民幣1兆元

image
 ●2025年大陸人大記者會,相關官員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新華社
大陸四大財經部委釋放利多

 在中美AI科技競賽快速升溫之際,大陸支持科技發展最新方案出爐。發改委主任鄭柵潔6日表示,近期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做優、做強、做大創新企業,並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人民幣1兆元。官媒央視隨後報導指出,該基金將聚焦AI、具身智慧、量子科技等先進產業,幫助企業研發技術,度過創業艱難初期。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式提交的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對此,鄭柵潔在6日「兩會」舉行的經濟主題記者會上提出上述內容。

 鄭柵潔說,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就是要聚焦硬科技、堅持長週期、提高容錯率,透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同時,完善併購重組、股權轉讓等政策,鼓勵發展併購基金等,暢通創業投資退出管道,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實現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化重構。

 央視稱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航母級」,主要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入長期、投硬科技」,將聚焦AI、具身智慧、量子科技、氫能儲能、6G、生物製造等先進領域,透過市場化方式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適當兼顧早中期中小微企業,支撐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克服關鍵核心技術遇到的困難,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報導指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存續期為20年,較一般股權投資基金更長。發改委負責人表示,該基金將有力解決科創企業發展初期普遍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變成實質生產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鄭柵潔並表示,要持續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拔尖創新人才、緊缺科技人才培養,在實務上造就一大批策略科學家、優秀企業家、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鄭柵潔指出,要把新動能與升級傳統動能更好結合起來,加力建構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方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另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近期,國務院常務會研究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的政策措施,發改委將分行業推出具體方案,推動落後低效產能退出,擴大中高端產能供給,讓供給側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