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304邱莉玲/台北報導

文化幣救藝文產業 書店出版社大補

image
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前二月文化幣消費受惠產業

 文化部連續三年加碼文化幣搶救藝文產業,今年新增13~15歲國中生領幣,全年預計投入18億元救市,可使用文化幣消費的青年將首度突破200萬人,今年前二月文化幣累計消費已逾5.7億元,書店及出版業囊括近半數,成為最大受惠產業。

 文化部表示,今年預計13~15歲領幣國中生約60萬人,16~22歲高中、大學生有146萬人。若觀察前兩個月文化幣消費數據,在書店及出版類消費力占48%,連續三年位居首位,其次為表演藝術及文化體驗類占21%、流行音樂占16%、文創工藝類占13.5%,至於國片因排片集中於3月以後,仍待衝刺。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表示,圖書單價低容易入手,文化幣將年輕人帶進書店、書展,除了買書,也會延伸到周邊商品,粗估文化幣可創造1.5倍以上效益,更重要的是鼓勵閱讀,改變消費行為。舉時報出版為例,今年台北國際書展文化幣與門票購書就貢獻2成業績。

 誠品書店去年疫後首度轉盈,對文化幣帶來許多年輕新客層很有感,以出版文學創作、心理勵志、圖像閱讀、語言考用、財經商業為主的五大類別出版社受惠最大,銷量成長幅度最高達9成,排名前三名書榜依序是長銷心理勵志經典《原子習慣》、語言考用書《全新!新制多益TOEIC單字大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誠品表示,文化幣對書籍類別銷售影響大,文學創作一舉超越兒童圖書晉升為TOP 1,心理勵志、圖像閱讀、語言考用、財經商業類占比也都超過10%;再來看文化幣熱銷百大書單,有59%與誠品暢銷榜單重疊,還有考用書異軍突起,顯見文化幣讀者關注自身學習成長的務實面。

 接下來,文化部希望引導文化幣挹注國片票房,國片排片集中於3月以後,3日推出「結伴看國片,加碼送百點」,青年朋友只要單次使用文化幣購票達350點以上,即可獲得加碼100點回饋,且回饋次數無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