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25戴瑞瑤/台北報導

國銀對陸曝險 2024金額、占比雙創低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加劇中美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市場正觀望中國大陸景氣復甦情況。根據金管會統計,國銀去年對陸曝險下降到8,516億元,已連15季下降,較極盛時期2015年1月的1兆8,812億元砍半都不到,且年底占決算後淨值比18%,正式跌破2成,曝險金額與占比雙創史上新低。

國銀對大陸地區授信、投資與資金拆借等總曝險金額,2023年第三季還有1兆85億元,年底正式跌破兆元大關降到9,610億元,之後更是逐季下降,連15季下滑;去年第三季進一步跌破9,000億元大關,至年底降至8,516億元、創史上新低,單季減少338億元,年減1,094億元或11%。

金管會分析,近年隨著大陸經濟下行、地緣風險升高,經濟成長放緩、中美貿易衝突、大陸地區債務及房地產風險增加,國銀對大陸地區不管是在曝險或投資案件上,都偏向審慎保守,導致國銀對陸曝險金額下降。

金管會統計顯示,國銀大陸曝險占淨值的比率,2022年底還有26%,2023年降為23%,2024年首季略下降到22%,去年第三季正式跌破2成到19%,年底進一步下探到18%,占比同樣創史上新低。今年若國銀對大陸曝險縮手速度未變,預期對陸曝險占淨值比率恐會降到15%左右。

過去為控管國銀對大陸風險,金管會明定,國銀對大陸曝險以上年度決算後淨值1倍為限,在西進極盛巔峰時期,曾有國銀超過淨值80%而被金管會盯上,至去年底占比超過5成的銀行僅剩中信銀行一家、為59%,主要與分、子行計算曝險的方式有關,但較2023年67%也下降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