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225戴瑞瑤/台北報導

國銀陸分支機構獲利 四年新高

去年稅前盈餘達77.2億元、年增33%,獲利動能明顯回升

image
國銀大陸分支機構獲利與曝險情形

隨大陸景氣逐漸復甦,國銀在大陸分支機構獲利增溫,去年稅前盈餘來到77.2億元、年增33%,並創2020年以來的四年新高,相較2022年、2023年皆僅年賺不到60億元,獲利動能明顯回升。

2014年前後為國銀西進高峰期,顯示台資銀行很早就進入大陸發展,中間歷經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等,在大陸分支機構獲利起起伏伏,去年因大陸官方陸續出台刺激經濟相關政策,景氣逐步復甦,獲利開始好轉。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國銀在大陸的分行、子行等,稅前盈餘共77.2億元,年增19億元或33%。

單季獲利來看,2023年第二季稅前虧損近3億元,之後連六季皆呈正獲利,去年前三季單季稅前皆賺23~24億元,顯示獲利動能相對穩定許多,唯獨第四季動能下滑,單季稅前僅賺5億元;全年獲利來看,2018年國銀大陸分支機構稅前賺60億元,到2020年受惠資本市場表現佳獲利達82億元,來到相對高點,2022年開始因大陸景氣下滑,2022年、2023年各僅賺55億元、57.9億元,直到去年才回溫、稅前賺77.2億元,幾乎已回到疫情前水準。

統計至去年底,國銀海外共設有639個分支機構,其中87處、近14%在大陸,家數為第二多,最多是泰國102處。大陸87處中,分行有25處,分行旗下支行8處,另有5家子行分別是永豐銀行南京子行、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華一子行、玉山銀行深圳子行、彰化銀行南京子行、國泰世華銀行上海子行,旗下共設45處分行與支行,代表人辦事處有4處。

金管會上一次核准國銀叩關大陸是2023年核准中信銀行深圳福田支行,相對於國銀近兩年積極衝日本、澳洲等地,西進腳步明顯降溫,轉向新南向政策的新加坡、澳洲等地發展。金管會分析,近年由於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供應鏈重整、大陸經濟風險較高等四大因素,讓國銀評估到大陸設點已無急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