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1月交出年增53.99%的144.9億元獲利成績,領漲金融股指數11日續攻,終場金融股上揚0.16%,收在2,147.81點,日線連二紅,共計上漲0.71%,國泰金大漲1.63%,成為單日上市金融股漲幅王,其次上海商銀也有漲逾1%的1.03%好表現。
金融股由國泰金及上海商銀領漲,其他包括元大金漲0.56%、富邦金漲0.42%、新光金漲0.41%、台新金漲0.28%,多家金控均因獲利表現佳吸金使股價上攻;三大法人買超第一名也是漲幅王國泰金、買超7,091張,新光金4,880張居次,接著富邦金3,595張、元大金1,215張,另上海商銀、群益證、玉山金的買超張數都在300張以上。
對於整體14家上市金控1月獲利交出亮麗成績單,公股銀行分析,雖憑藉壽險金控雙雄繳出不錯表現,首月整體上市金控獲利年增率小幅成長7.17%,但因高基期因素,將持續帶給業者壓力,後續操作金融股時,要留意全年獲利成長的難度。還有聯準會降息速度快慢與幅度大小仍為觀察重點,若步伐放緩,使台美利差縮減狀況不如預期,保險業避險成本高漲壓力難除。
金融股股價短線仍可望因市場對股利的期待而撐在高檔,但須留意今年第一季獲利表現狀況,若與去年同期落差過大,可能會不利後續填息動能;長線可在股價拉回時逢低布局。
華南銀行評估,預計美國銀行監管因川普政策放寬,資金有望流向銀行股,證券業在台股量能持續放大下,預計將持續增長;壽險業因聯準會降息不如預期,債券評價壓力仍重,但因美國與本地利率利差縮小,壽險避險成本將逐季下降,獲利仍可期。
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3.29%,在全球貿易持續增長及AI浪潮引領下,出口力道成長有助於企業提升生產力,帶動貸款需求。壽險業受惠於景氣回溫,可望帶動保單銷售成長挹注保費收入增加;證券業在AI熱潮延續下,台股可望延續多頭行情,但投資市場易受主要經濟體金融事件而產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