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兩地上市的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11日傍晚公布2024年第四季和全年業績。中芯第四季營收22.07億美元,年增31.5%;純利1.08億元,年減達38.4%。若以2024年全年計算,中芯未經審核的全年營收為80.3億美元,年增27%;純利4.93億美元,年減更達45.4%,主要是由於投資收益及資金收益下降所致。
在中美關稅戰陰霾下,中芯國際A股11日下跌2.88%,收報人民幣100.86元,但過去一年大漲125%;中芯國際港股11日大跌5.23%至港幣45.3元,但1年來股價飆漲211%。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中芯國際11日在港股盤後公布2024年第四季財報,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24年第四季中芯營收為22.07億美元,年增32%、季增2%。稅前盈利達3.55億美元,年增43%、季增46%,但列帳盈利僅1.08億美元,年跌38%、季跌28%。中芯國際2024年底折合8吋標準邏輯IC月產能達94.8萬片,全年出貨總量超過800萬片,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5.6%。
對於2025年第一季指引,中芯預期,若外部環境沒有重大變化,第一季營收將按季增長6%至8%,毛利率介於19%至21%。預計今年營收增幅可高於同業平均水準,資本開支擇與去年的73.3億美元大致相同。
針對中芯國際的「增收不增利」,韓媒去年曾經分析,中芯為了配合大陸政府的科技發展政策,花費不合理的成本為華為量產7奈米晶片,認為華為是「燒錢的黑洞」。
市場人士指出,1月美國前總統拜登卸任前夕公布人工智慧(AI)晶片的新管控措施,對多達120國設出口限額,阻止中國大陸取得先進晶片。但中芯國際股價卻無懼美國制裁,最近半個月股價持續大漲,這是因美國制裁反讓中國大陸市場「不得不用」中芯產品,無異於獨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