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界驚覺,「AI發展快速,已是『一周一個樣』!」,打電動、玩手遊長大的年輕世代,不能還停在「『想』如何成為AI工程師?」。既有教育系統,無論正式及體制外的課程滿山滿谷向大家招手,隨著生成式AI的當道,在職場的應用範圍擴散,設計培訓課程的授課老師們更要與時俱進,學者專家不約而同心急地呼籲,「沒有其他辦法了,大家要跳進去!」
AI發展一周一個樣,上周有了驚人的新模樣: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得主中,有辛頓(Geoffrey Hinton)、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及貝克(David Baker)3位,不僅理論研究奠定AI技術,從資工跨向理化專科,深度影響生成式AI 的應用,突顯AI發展結合跨領域知識的宏偉無限。
AI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於想以 AI 工程師作為職涯的新世代,將會迎來一個不斷挑戰、不斷翻轉的人生。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產學長郭秉宸說,即使七年前就和團隊投入AI工程師的培訓,整個過程就是「一直在做,一直在做」,到目前有1萬1千多名校友、2200家企業送員工來上課。但當OpenAI發表 ChatGPT、生成式AI(Gen AI)當道以來,幾乎要革了所有老師的命,全部重新構思培訓課程,優先開發AI 跨領域應用,目標是讓百工百業都進來作AI、用AI。
年輕世代的學習力高,即將畢業、或透過實習參與職場,肯定會被企業老闆問到,「GEN AI用到哪裡了?」來自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的研究顯示,全球員工對於AI和生成式 AI 的看法發生重大轉變,過去一年來AI技術的使用率明顯成長,特別是第一線員工,有43%在工作上經常使用生成式 AI;然而,只有30%管理者和28%第一線員工接受過工作AI化的培訓,反映出職場已有廣泛使用AI技術的壓力,公司培訓員工的進展卻不足。
郭秉宸指出,AI 工程師的人才缺口每年增加幅度約7%,不是只限於傳統認知上的AI工程師,生成式AI的應用使得職場上所有成員都該有AI素養,也就是AI技能昇華為生存的氧氣,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提出90%民眾都應為素養級的AI人,能運用Al TCLiteracy,包括AI的基礎知識與原理、生成式AI的使用、場域應用與實務、對倫理與社會影響、技術限制與前景、AI的規範與重要性等必須素養能力等。
企業徵才新鮮人,目的之一引進創新想法;年輕學子修課目標成為AI工程師,未來參與職場的機會自然大好。惟,在GEN AI時代,人人都要是擁有AI素養的人才,滿足百工百業用AI 的主流趨勢。國發會盤查職場的胃納量,未來四年需培育20萬名AI人才,才足以為各種產業導入AI應用。
業者提供AI團隊的組織規劃建議,將不同職務角色組成AI小團隊,成員有特定業務人員,提示工程師,機器學習作業負責人等,各自的養成過程有些差異,真正高難度的演算法、AI資安交給整個辦公室2%不到的AI管理級工程師就好,重要的是,大家共同點都在於對生成式AI的靈活掌握,能把職場任務、行動和成果轉換工作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