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imec等尖端研究團隊持續挑戰,以追求相同晶片面積高頻寬、低功耗之最佳解方突破。imec更擘劃埃米世代藍圖,2040年有望突破A1極限,並透露A14開始將必須採用High-NA EUV(高數值孔徑EUV),業者解讀,這意謂著台積電導入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imec總裁暨執行長Luc Van den hove強調,將與合作夥伴共同面對技術挑戰。imec最新技術藍圖顯示,2027年將進到A14節點,屆時為達到21奈米的Metal pitch(金屬層間距),將需要導入0.55NA EUV即為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設備(High-NA EUV)。
這意謂著台積電導入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台積電指出,每當有新結構和新工具,如High-NA EUV,都會仔細檢視成熟度、成本和時程表、以及如何實現;台積電總是在正確時刻,做出正確決定,服務客戶。
台積電研究發展副總經理曹敏分析,從場效電晶體(FET)取得PPA(效能、功耗、面積)成長效果遞減,為延續高成長,台積電不排除新興材料的發展。看好人工智慧帶來的巨大發展浪潮,曹敏表示,AI模型複雜性或算力,都將呈現指數級增長。
曹敏指出,汽車領域將很快採用3、5奈米晶片,台積電將能提供支援,完成自動駕駛L2到L5的最後一哩路,預估2030年半導體市場將達1兆美元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