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日前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42%,維持連四月上漲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電價調漲後各界高度關注會否刺激通膨快速上升,特別是6月開始適用夏季電價的助漲效應,不過,電價並沒有單獨成為刺激通膨的主因,觀察各項物價指標,不論是蔬菜、外食、房租、醫療費用、電價與交通服務,甚至連金飾、理髮美容等價格,都呈現溫和上漲趨勢,其他如服務類物價指數漲2.58%、扣除食物與燃料等項目的核心CPI漲2.02%,而上半年平均通膨率為2.27%,全數都在中央銀行通膨觀察線2%之上。
今年6月2.42%的通膨率,與2021年上半年的位置相近,台灣通膨率從2020年12月的零值,在短短半年內上揚至2.45%、並在2022年中來到3.59%波段高點,之後雖略有回降,卻一直維持在1.75%至3.08%之間,「零通膨」離開台灣已超過42個月,2%的通膨率已是新常態。
這並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由於全球總體經濟、產業架構、地緣政治導致的供應鏈大重組、乃至持續升溫的全球貿易戰等結構性因素的轉變,過往20餘年架構在世貿組織(WTO)自由貿易體系所創造的零利率、低通膨時代已成遙遠的記憶,美國聯準會(Fed)與各國央行設定的2%通膨目標,已從天花板變成地板了。
我們實際上已進入一個持續通膨的新時代,「溫和通膨」成為主要經濟體的主旋律,各國央行面對這個新挑戰,必須維持相對高的利率水準來避免通膨失控,企業界面臨生產要素價格增長的課題。至於消費者則要調整心態來適應物價溫和上漲的新現實。
對台灣消費者來說,一個描述溫和通膨世代的指標,就是汽油價格,指標性的台灣中油95無鉛汽油,每公升在30元附近的牌價持續長達四年,而國際油價多年來維持在每桶75美元上下的價格,迫使凍漲多年的台電在今年大幅調升電費,政府多年來持續調升最低薪資與時薪,每人每月的總薪資(包含獎金)平均值在2023年升至58,545元,以十年的勞工薪資中位數來比較,全體勞工的薪資中位值增長了16%,越年輕的勞工增長率越高,最年輕的25歲以下族群的增長率超過25%。簡而言之,即使所有勞工都抱怨低薪,但是對雇主來說,人事費用的增長是扎扎實實的成本增加,也一定會反映在終端零售價格的增長。
與主要工業國家相較,台灣的通膨指標還算溫和,物價上漲的原因與走勢也與大多數國家類似:相對緊縮的勞動市場帶來持續的薪資增長,服務業物價漲幅長期高於商品物價漲幅,國際原油價格推升電價與交通費用,而房地產價格上揚帶動了房租指數不斷創下新高。台灣當然也有獨有的挑戰,例如健保基金因為人口老化支出不斷上揚,衛福部允許醫院調漲掛號費使得醫療相關支出上揚,以及計程車費凍漲多年後的漲價、停車費用也持續調升帶動的交通服務價格上揚等。
面對溫和通膨的新常態,中央銀行必須維持較高的利率,掌握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避免通膨突然失控;企業必須克服更大的原材料價格波動、更高的人事成本與運輸成本,來維持穩定的獲利;而金融市場的投資人,也要放下過往低利率時期的高本益比預期,如果連號稱無風險的美國國債,長期持有都面臨巨大的未實現虧損,其他的風險性資產自然必須調高風險溢價,來提高承受價格波動擴大的能力。
今年台股大漲,讓政府、企業界與投資人都輕忽了整體經濟部門的威脅,從零通膨到溫和通膨,固然有利於經濟溫和增長,但潛伏在每個角落的生產要素價格增長,不只是電價,還有薪資、供應鏈劇烈調整、貨物運輸價格、以及一觸即發的全球貿易保護大戰,都可能再度刺激物價跑出央行設定的紅線,讓我們無法安心。
今年華爾街與全球金融市場都殷殷期盼Fed降息,降息預期也成為股市上漲的動能,但迄今Fed降息卻只聞樓梯響,預期的降息幅度也下調,美國通膨的潛在風險因素並未有效獲得控制。
面對溫和通膨的新常態,我們絕對不能大意,甚至過度期待Fed降息,台灣央行也應該引導國人建立對新台幣利率上揚機率的準備,答案很簡單,在溫和通膨的新時代,所有部門都必須維持更大的彈性,強化對物價與利率漲跌波動的韌性,才能維持健康的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