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最新公布2024年「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顯示,截至去年底,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的占比達4.14%,較2023年1月大增2.23個百分點。有近6成的境外金融機構考慮增持人民幣資產,還有逾8成的企業認為未來十年人民幣地位將不亞於日圓和英鎊,顯示人民幣國際化行穩致遠。
第一財經報導,白皮書是中行在今年1月針對3,777家境內外企業和境外金融機構透過問卷調查後得出。調查顯示,隨著大陸推進對外開放,提高跨境經貿投資便利化,讓人民幣國際化持續取得進展。
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突破52.3兆元,年增24.1%。結算使用方面,58.2%境內企業和47%境外企業表示將提高人民幣結算使用,較上年分別提升1.8和11.6個百分點。
融資和投資使用方面,65.1%境外金融機構考慮將人民幣納為國際流動性的補充,較上年提升14.4個百分點;56.6%的境外金融機構,考慮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較上年大幅提升13.4個百分點。
白皮書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的持續深化,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區域化程度加深、範圍擴大。如東協、RCEP區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金磚國家合作等,都有助於提高人民幣的接受意願與使用規模。
二是大陸與相關區域的經貿和金融合作,強化本幣結算與貨幣互換。包括中亞、南美洲部分國家在大宗商品採用人民幣與本幣結算而不透過美元,讓人民幣跨境使用快速增長。三是大陸在全球及區域中的貿易地位愈加穩固,加上大陸物價水準相對穩定,也鞏固了人民幣作為國際錨定貨幣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受訪企業普遍看好人民幣未來的國際貨幣地位。高達80.6%的企業認為,未來十年,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地位不弱於日圓和英鎊,較2022年的調查提升了0.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