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率先喊出協助企業創新結盟、發展產業控股公司的倡議,打開限縮產業控股公司發展營運總部的枷鎖,特別是財政部的一紙解釋函令,將困擾業界多年的不合理的租稅待遇,徹底解決,有助產業控股公司實質扮演產業集團總部的角色。
海外台商回台投資下一步,是將全球營運總部落腳台灣,實現總統賴清德的「台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目標,在劉鏡清加持、助威下,大聯大控股董事長、台灣產業控股協會理事長黃偉祥表示,解決產業控股稅務問題只是第一步,目前產業界迫切需要的是「誰是主管機關?」據透露,目前是經濟部或國發會,都有可能,行政院團隊還需進行協商。
國發會指出,其實國內有不少企業透過產業控股模式實質扮演產業集團總部的角色,但限於國內法規限制,導致不利營運。
黃偉祥補充指出,產業控股公司作為集團總部營運角色,提供子公司管理與支援服務所產生的「營業收入」,實務上遭歸屬於免稅的「投資收益」項下,屬於投資收益下應自行吸納的成本,不得自「營業收入」項下減除,也就是不得核實認列費用,也進一步限縮了產業控股公司發展營運總部。
於是,在劉鏡清助陣下,行政院團隊經過跨部會協調,為產業控股公司打開鎖喉的三道枷鎖,一是,經濟部新增「IH01010 產業控股公司業」,使行業分類符合產控實務運作;二是,金管會釋函「產業控股並非以投資買賣有價證券為業的一般投資公司」,肯定上市櫃產控公司具營運管理功能;最後則是財政部的一紙解釋函令,費用可核實認列,最為關鍵
產業控股協會指出,打開枷鎖後,第一家受益企業,是4月已宣布產控化的老牌製藥廠中國化學製藥,該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依《企業併購法》股份轉換方式,成立中化投資控股公司;第二家則是正在規劃產業控股化的台泥,兩家均為上市公司的顯著轉型作法,不僅帶來企業的永續經營,更可望為賴政府百日政績的首要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