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29蘇崇愷/綜合報導

5月以來 35家企業 撤回上市申請

涉財務未達標、「清倉式」分紅等問題

 上交所、深交所4月底實施發行上市新規,針對財務指標、現場檢查等多方面提高上市標準,受此影響,5月以來,已有35家企業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市場分析,除了合規性等傳統因素外,這些企業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可能涉及財務指標未達標、存在「清倉式」分紅等問題。

證券日報報導,據上交所企業上市服務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2024年已公布終止審查企業169家,其中上交所57家,深交所71家,北交所41家。從時間點來看,有35家企業在上市新規實施後主動撤資料。

 5月22日主動撤回上市申請的家居用品商香江電器,是2024年首批現場檢查的2家企業之一。在現場檢查前,2023年深交所曾對該公司發出兩次問詢函,涉及產業地位、研發、營收等11項問題。從公司業績來看,香江電器2022年淨利僅人民幣(下同)9,079萬元,未達深交所主板對最近一年淨利不低於1億元的新要求。

大陸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鄭登津表示,近期主動撤回上市申請數量增多,顯示出企業對上市新規的適應和自我審視。除了財務數據、分紅不符合要求以外,鄭登津認為,上市新規對科創屬性有更高的要求,部份企業可能因科創屬性不足而撤回申請。

 此外,新規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可能導致一些企業因中介機構的審慎評估而撤回申請。新規還擴大現場檢查與督導力道,一些企業可能因為擔心抽到現場檢查或督導而選擇撤回。鄭登津表示,在嚴格監管下,未來申報上市的企業品質將提升,資本市場有望迎來一批擁有關鍵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企業。同時,中介機構執業品質也將提升,進一步優化發行市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