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23袁顥庭/台北報導

併衛普效應發酵 明基材新事業營收衝

明基材(8215)董事長陳建志表示,併購衛普一年多,去年因為大陸競爭造成營收下滑,今年醫材、衛材需求回溫,衛普營運將重回成長軌道。而且集團資源整合,積極推廣醫療、甚至是建築膜材等新應用,挹注新的成長動能。整體來看,今年集團醫療產品明顯復甦,預估醫療相關營收衝刺20~30%的高成長。

明基材去年正式入主不織布廠商衛普實業,取得51%股權。衛普擁有膜材造粒、製程、印刷技術,結合不織布生產及貼合技術,過去主要應用市場在於濕紙巾、看護墊、面膜等,而客戶更是日本和美國大廠。陳建志表示,入主之後公司更積極擴大應用端、也結合雙方的客戶群,在醫療方面大有斬獲,推出包括紗布、手術鋪巾等新產品,也在開發建築用膜等新應用,並且發展高階材料。

衛普去年受大陸不織布廠商價格競爭影響,營收有所滑落。陳建志表示,隨著整體醫材和衛材市場復甦,公司拓展醫療產業,同時也進軍東南亞市場,預期今年營收可望有10~15%的成長。

明基材今年第一季非偏光片的新事業營收比重來到30%以上,今年非偏光事業預估會有20~30%的成長率,預估到今年底醫療等新事業的營收貢獻會拉升到35%。

陳建志表示,隱形眼鏡、皮膚護理等消費醫療產品受惠於主要市場回溫,預估今年業績將成長25~30%。大陸消費能力回溫,618大促銷近期開跑,銷售狀況不錯,東南亞市場也成長。專業醫療今年預期也有25%成長,在戰爭之下,止血產品成長大,傷口照護、負壓治療產品今年打入台灣8成的醫學中心,出貨持續放大。醫療包材在美國、東南亞市場都有進展,預估今年業績成長率約15~20%。整體來看,醫療產品走出去年庫存調整的低潮,預估全年業績會有20~30%的成長,對明基材的營收貢獻將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