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14邱莉玲/台北報導

海運景氣Q2會賺 Q3變數多

台驊看好長榮、陽明本季賺錢,下季仍有地緣政治因素干擾,牽動運價敏感神經

image
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驊談海運市況與運價走勢

 貨櫃海運業首季財報令市場驚豔,帶動法人圈一波獲利上修潮。業內投資大戶台驊控股13日表示,目前看第二季價量齊揚,估長榮、陽明獲利優於首季,第三季進入旺季但充滿變數,還要再觀察。目前地緣政治影響最大,以哈戰爭何時能解、蘇伊士運河何時復航,牽動運價走勢的敏感神經。

 本周貨櫃海運現貨市場最新行情,歐洲線5月中喊漲成功,每40呎櫃運價來到5,000~5,200美元,漲幅約1,000美元;美國線15日也喊漲1,000美元,14日可望確定漲幅。

歐美線艙位滿載

 由於歐美線艙位已滿到5月底,陽明等航商喊出美國線加價購,加價行情約1,000美元,以取得優先裝船的艙位。海運巨頭MSC於10日更通知貨代業,將疫情期間實施的鑽石級保證艙位運價重新推出,喊出美西每40呎櫃8,000美元、美東1萬美元,5月生效,暫停收普通艙位的貨,優先放給鑽石艙位。

 台驊表示,隨紅海危機影響擴及印度洋,市場預期供應鏈受阻時間拉長,開始提早或加碼拉貨補庫存,加上船公司控艙,大陸五一長假空白航班增加,假期過後商品發貨量快速回升,都是推動這波運價急漲的關鍵。

市場搶艙 推升運價

 再者,聯盟船公司優先將船舶放到高運價航線,大小船舶穿插跑,空櫃運回亞洲載貨的速度和數量參差不齊,也會造成市場搶艙,推升運價。

 台驊表示,今年運力供過於求趨勢仍未改變,因紅海事件影響,多數航商仍繞行好望角往來歐洲市場,配合嚴格控艙經營模式,短暫縮減運力過剩缺口,同時透過加徵綜合附加費支撐現貨市場運價,美國線長約價也優於去年。

 從需求端來看,大陸第一季經濟成長超於預期,美國消費力道持續強勁,第一季需求成長20%,顯示未受到高通膨環境影響,縮減購買意願。

以哈戰爭 美國態度是關鍵

 台驊表示,地緣政治已躍居海運業頭號變數,以巴衝突引發紅海危機影響大,大量船舶繞道好望角避險,雖然主要影響歐洲線,造成亞歐航線運減少約20%,帶動美國線連袂漲。

 由於以哈戰爭牽涉複雜,談停火恐怕不會那麼快,美國態度是關鍵,今年有美國總統大選,預料最快要等到美國大選前後才會明朗化。

 目前船公司結構和疫前已經大不同,台驊分析,以前貨櫃船公司負債比高,很容易為了拚現金流殺價搶貨;過去兩年賺進創紀錄的超額利潤,估計未來5年、10年營運沒問題,不用虧錢收貨拚現金流,也是支撐運價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