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科技崛起,近年美國與中國申請金融科技相關專利案件數大幅上升,韓國、日本等國亦積極加速相關策略布局。金融產品服務隨著科技革新不斷進步,如何掌握先機,搶先專利布局,已然成為各國金融科技業者經營的關鍵策略。
■靈活運用專利,
搶國際市場如虎添翼
金融業為特許事業,高度監理,台灣尤甚,其包括產品開發、作業流程及內控程序相對制式規格化,因此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容易扼殺技術創新,更遑論突破?然金融科技業者憑藉組織扁平、研發動能彈性且高效,相較傳統金融更有機會搶下灘頭堡,其中致勝關鍵在於智慧財產權。若能靈活運用智財專利,攻守自如,創新市場搶進國際,如虎添翼;反之,不僅減降業者投資意願、扼殺創新動能,更容易致使金融機構等從業者高度曝險於專利之前。
以數位身分驗證為例,國際金融科技業者及國內金融機構多採用便民之「持證自拍」等數位身分驗證方式,相較FIDO、自然人憑證等機制,更受到台灣檢察官體系推崇且其技術採用全自動辨識流程,結合人工智慧(AI)、生物特徵、活體辨識以及光學字元辨識(OCR)等技術,靈活彈性應用多因素驗證(MFA),確保人證合一,具有發明專利,更能完整虛實身分驗證,為數位身分驗證提供更可靠機制。
後疫情時代,使用者青睞先進科技,但台灣許多金融機構似乎沒跟上,話說金融機構現行身分驗證雖然數位化,但其摻雜更多人力作業流程,如後台徵信判斷、前台身分核實等,此現象與金管會倡議數位發展似乎背道而馳。金管會為促進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特設立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希望藉由推動金融科技的技術和應用,以符合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朝向永續經營發展。然而從市場落實面觀察,前述目標在特許金融機構實施成效似不如預期,數位化的機制仍停留在表面功夫,亟需加強升級。
■金融業應更重視專利;
政府則應鼓勵多元參與
自「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1.0」發布後,我國產官學界著墨評論甚多,各大金融業者也推出一連串數位革新,然而以數位身分驗證觀之,雖採用人臉辨識、指紋辨識等生物特徵辨識,但內部仍有許多人工介入的程序,雖言風險考量,然其不知因疊床架屋而弱化金融數位,更因AI橫空出現而加速悖離?台灣金融機構挾帶資源之強勢,表現保守之態度,不重專利之行為,實不利數位金融典範之移轉。
所謂數位金融是指透過網際網路、行動通訊和AI等科技,將金融服務數位化、多元化,關注數位轉型;而金融科技,則是將科技應用於金融及產業活動中,以改善、創新金融服務與流程,串接金融與產業貼近典範移轉。從長遠發展觀察,我國應全面發展AI金融科技,相關策略布局不應受限於傳統金融,而應推動更多元參與、永續經營高度包容。
面對這些結構性問題,可能需要從政府角色更積極推動,政策方針明確將金融科技定為發展核心,翻轉金融機構封閉保守心態,引進更多金融科技解方,與此同時政府介入引導金融科專利保障,跨域業務合作,讓更多專利技術進入以良善循環產業發展。企盼我國能在政策引導下,善用專利開創更大金融科技市場,以實現金融全面賦能產業,加速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