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1228羅紀琼■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全民健保醫療費用知多少?

─以糖尿病為例

過去幾年來,全民健保醫療費用總額平均每年增加幅度超過300億元,每三年增加1,000億元左右;2017年時為6,486.88億元,2020年增加到7,433.41億元。健保醫療費用這樣快速的增幅,對保險財務造成不少壓力,但我們卻似乎沒有仔細地去檢視醫療費用到底花在哪些地方?資源的使用是否有效率?若有改善的空間,要如何改善?在人口少子化、高齡化,社會貧富差距惡化的情況下,未來該如何因應? 本文以糖尿病為例來探討。

 根據全民健保前20大疾病醫療支出的統計,我們發現:疾病別醫療支出的分布極不平均,過去四年,前20大疾病醫療支出占醫療費用總額的50%,而前六大疾病占26%左右,前二大疾病占13%。2020年費用支出第一名是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第二名是糖尿病,第三名至第六名依序是高血壓性疾病、消化器官之惡性腫瘤、缺血性心臟病、以及腦血管疾病。

 由於糖尿病對病人身體七大系統會造成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及新陳代謝疾病等;而視網膜病變嚴重時會導致失明,腦血管疾病會導致中風,周邊血管疾病會導致截肢,腎病變會導致腎衰竭等,因此糖尿病對病人健康有長期且深遠的負面影響。前述六大疾病中與糖尿病相關的就有四項;其中,腎病變所導致的腎衰竭是重中之重,因其為透析(洗腎)的根本原因。

 2019年,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費用支出為558.06億點,其中透析費用為461.01億點;糖尿病費用為333.89億點。2020年透析費用增為475.42億點,糖尿病醫療費用增為360.62億點。透析費用因有透析專屬總額的框定,所以其成長幅度受限;而糖尿病的醫療費用,只受限於地區大總額,所以成長幅度明顯較高。若依糖尿病病人占透析病人的比率52.3%分配透析費用,2020年糖尿病病人的醫療費用超過600億點(360.62+475.42×0.523=609.26)。另由於2020年點值接近1,所以億點可以視為億元。

 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2017年的統計顯示,全球健康支出的12%是用於糖尿病病人的照護;糖尿病病人每年花費的醫療費用(直接成本)大約為7,270 億美元,直接成本中約有一半是花在併發症的處理上。除此之外,全球11.3%的死亡是糖尿病造成的。糖尿病的間接成本因此主要是過早的死亡、失能及其他健康上的情況。間接成本約占直接成本的35%。

 根據全民健保資料,糖尿病病人診斷出來得太晚,併發症惡化的速度太快,不但造成醫療費用大幅上揚,洗腎病人快速增加,也因病人持續上升,使得因糖尿病併發症而造成的失明、截肢、與中風病人增多,間接造成了後續許多的長照需求。若以國際糖尿病聯盟所顯示的相關統計數據為基礎,台灣地區糖尿病的直接與間接成本合計逼近千億元。這個結果顯示糖尿病對國家的總體經濟及人民生活福祉的負面影響與日俱增。

 由於糖尿病的照護成效,除了適時的藥物治療外,病人生活型態的改變更是關鍵,若能整合醫療服務和社區的力量(如藉助家人、朋友與病友團體等),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應可減緩目前糖尿病病人併發症惡化的速度。而在社區內推動健康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介入,並提供有品質的醫療與社區照護,也應可改善糖尿病病人發現太晚的問題。如此一來,就可以大幅減少病人後續可能發生的龐大醫療費用和因併發症惡化所造成的失能情形,達到有效醫療及減少長照需求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