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922楊晴安/綜合報導

歐企對中漸失投資信心

歐盟商會表示,陸將政治目標優先於經濟目標,降低其投資吸引力

image
歐美各國對中國持負面態度者占比

 在中國謹守「動態清零」政策的同時,歐洲企業投資的信心不斷流失。中國歐盟商會指出,中國防疫政策缺乏靈活性和一致性,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直言,中國將政治目標優先於經濟目標,使許多企業尋求將投資移轉至更可靠且可預測的市場。

 中國歐盟商會21日公布「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指出,2020年全球陷入新冠疫情威脅之際,中國迅速復甦成為投資天堂,但由於當局固守防疫政策,嚴重影響商業發展。

 政策方面,近來中國對國有企業補貼、商業政治化等情況加劇,再加上地緣政治緊張,使中國的國際形象和投資吸引力逐步降低。

 過去四年,歐洲對中國主要直接投資皆來自少數的大型企業,在市場准入壁壘下,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投資者望而卻步,在中投資企業則更加孤立,同時積極考慮其它更為穩定的投資選擇。

 在中國投資的美企同樣悲觀,上海美國商會6月公布調查顯示,受上海封城影響,23%美企準備減少在當地投資,另有25%將延遲公司的投資計畫。此外,約93%美企下調2022全年預測值,高達四分之一更較先前大減20%以上。

 伍德克表示,「由於意識形態的關係,中國市場正在萎縮」。政府不惜付出高昂代價,仍嚴格實施防疫措施、科技監管,甚至為了減排目標造成電力短缺。伍德克認為,沒有跡象表明中國何時放寬防控,明年有望放寬的說法屬於樂觀預測。

 伍德克強調,儘管目前暫無增加投資計畫,但歐洲企業仍願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呼籲中國推動商業環境透明化,以對標企業承諾以及歐盟和美國的供應鏈相關新法。

 另一方面,遲未放寬邊境的香港同樣受國際關注,據統計,今年第二季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僅59.1萬人次,不足新加坡樟宜機場客運量的一成。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華許(Willie Walsh)21日表示,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摧毀香港航空樞紐地位,且其他地區已填補空缺,使香港難以重返過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