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916邱莉玲/台北報導

運價續崩 美西線失守3000美元

 沒有足夠貨載擋不住運價跌勢,業界直言,除非美歐購買力增加才是王道。本周美西線運價正式跌破3,000美元,跌速之快超乎業界預料,歐洲線雖有英、德等地罷工塞港支撐,但運價也下探至5,500~6,000美元,同樣塞港的美東線運價正在打7,000美元保衛戰。

 貨櫃海運業瀰漫悲觀氛圍,認為接下來大陸放十一長假,出貨量還會明顯減少,歐美主要航線運價恐持續探底。貨代業者表示,目前美西線運價2,900美元上下,恐怕很快將回測2,500美元關卡。

 市場已傳出,船公司將採取控艙、縮艙策略,緩解運價跌勢。據海運諮詢機構Drewry最新統計,在跨太平洋、歐洲、地中海等遠洋航線,從12日起到未來五周,三大海運聯盟748個預定航次當中有94個航次被取消,取消率13%,其中64%空白航班發生在跨太平洋航線。

 對於現貨價暴跌原因,法人認為,根本原因是供過於求。陽明前董座謝志堅表示,只有在供需差距不大時,運價才會守得住,所謂聖誕節、春節前的小出貨潮,或寄望大陸二十大結束後可能調整防疫措施,對航運正面助力都不大,除非美歐購買力增加才是王道。

 他強調,需求端不是船公司可控制的,但船公司可自發性做若干調整。第四季傳統海運淡季,缺貨時,成本低於3,000元美元的船公司自然敢接訂單,但成本高的船公司不是拒接,就是接了賠錢,若這種情形持續好一陣子,船公司就可能選擇退出或續戰。

 第三季為貨櫃海運傳統旺季,業者通常集中在9月前後出口,趕上年終節慶購物需求,但今年9月來運價卻加速下滑,凸顯貨量嚴重不足,接下來第四季恐怕淡季更淡。貨代業者透露,歐線停航運力恐升至2成,減緩貨量不足影響。

 謝志堅估計,明年第一季會是海運業最辛苦的一季,大船公司會安排船隻進廠維修,或因塞港形成自然減班,也會開始以遠洋線船舶順道收近洋線貨載。

 據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明年預估供給成長8.2%、需求量成長2.7%,若趨勢不變,謝志堅認為,不管現貨或長約貨,長期而言漲價可能性應不高,相反,明年5月以後長約貨會很辛苦。現貨價一路到明年,就看船舶可否裝滿來決定漲價或降價,若以今、明兩年供需差距比較,他研判,明年平均運價應不會比今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