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714邱莉玲/台北報導

長約價鬆動 航商彈性因應

運價牽動股價引爆市場多空論戰,今年農曆年後貨櫃海運高運價小幅修正,外媒報導5月起跑的美國線合約價恐將重談,更震撼市場。對此,多家航商、貨代業者透露,繼美西線現貨價跌破合約價之後,近日部分美東線、歐洲線也跌破,但目前船公司都不考慮修改合約。

 據市場最新行情,貨量最多的遠東至美西線每40呎櫃現貨價大約7,000~7,500美元,而今年簽訂的合約價多數在8,000~9,000美元;美東線每40呎櫃現貨價9,000美元上下,合約價則大多為9,000~10,000美元;歐洲線每40呎櫃現貨價約為9,000~10,000美元,而合約價約為8,000美元~10,000美元。

據了解,為Hold住合約價,近期多家主流船公司開始技術性執行空白航班,甚至有些填艙壓力的船舶,會提供優惠價給客戶。

台驊董座顏益財表示,歐、美航線簽訂長約價作法不同,歐洲線合約價貨船雙方談定即可,美國線合約價則必須跟FMC(聯邦海事委員會)報備。這二年歐美主要航線飆出超高運價,在運價波動幅度大的歐洲線,近期已經從三個月協商合約價改為每月、雙週或是每週,隨時可以更改。

由於貨船雙方都預期今年疫情、塞港問題難解,因此簽訂長約價較高、長約比例較少,包括長榮、陽明等主流航商,歐洲線營收占比都有三成或以上,若有修改合約價,勢將影響獲利。至於美國線約束力較強,貨量多、運價高,主流航商會力守合約價。

貨代業者表示,只要合約價與現貨價兩者的價差沒超過一千美元以上一段時間,估計託運人不會開口要求降價,尤其大型直客重視信用,去年低長約價也讓這些直客佔到很大便宜。且進入第三季歐美傳統海運旺季,貨主為確保艙位,不會輕言修改合約價。

航商透露,現貨價下跌較多的是美西線,但第三季是傳統旺季,旺季行情隨時可能出現,美國西岸碼頭工人合約談判也可能出現怠工或罷工事件,大批轉往美國東岸與墨西哥灣的貨載,已讓相關港口塞港,目前船公司都是針對運價下跌較多的美西線,給重要客戶單月特惠價。

市場關注運價下跌可能影響航商獲利,顏益財強調,SCFI運價指數今年來僅下跌約18%,只要運價跌幅不逾五成,貨櫃航商還是大賺,他估長榮、陽明今年有機會賺五至七個股本。若與運價高峰相比,美西線現貨價恐已下跌三成,但若與疫情前相比,目前現貨價有二倍以上;美國線5月新合約運價也是去年二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