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701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美中貨幣戰硝煙依舊瀰漫

美國財政部於美東時間6月10日發布最新匯率報告,這次並未將任何貿易夥伴列為「匯率操縱國」。台灣在「對美貿易順差」、「經常帳順差」等兩項指標達美方檢視標準 ,然「央行淨買匯金額」未逾GDP的2%,因而僅被列為「觀察名單」。不過,美方仍持續緊咬中國大陸,除批評其匯率機制欠缺透明,指稱中方透過人民幣「中間價」影響匯率。是否真的如此?還是指控另有政治意涵,頗耐人尋味。

 進一步言之,人民幣匯價包括「在岸價CNY)」、「離岸價CNH」及「中間價」三種,也是中國大陸獨特的匯率制度。其中,「在岸價」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日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兌換美元、歐元、日圓及港幣的中間價,人行為主要參與者,其匯率政策影響舉足輕重。現行交易規定「在岸價」的日內波幅不能超過中間價的上下2%。「離岸價」為中國以外可經營人民幣放款業務的市場,最主要的離岸市場在香港,還包括倫敦、新加坡等金融中心。換言之,其匯價變動受國際因素影響大,但較能反映市場對人民幣的供需。

 又因離岸人民幣交易量遠小於在岸人民幣,其匯價波動也受到「在岸價」影響,通常會高於在岸價格。當兩者利差過大時,易出現離岸和在岸市場的套利交易,二者最終向「中間價」收斂。

 「中間價」制度源於2005年7月,人行宣佈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至於人民幣中間價如何計算,則歷經多年的調整,2015年「811匯改」期間,人行再度優化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增加透明度,宣佈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將參考多家商業銀行的報價。2016年2月,人行明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將參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和一籃子貨幣的隔夜匯率變動,再進行加權平均。2017年5月,人行又將「逆週期因子」引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定價模型,但2020年10月又取消此因子,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重回2016年所制定的方式。據悉,人行調整人民幣「中間價」的計算方法,其背後實有避免人民幣擴大貶值和資本外流,及防止經濟硬著陸的意圖。準此以觀,美方直指人行以「中間價」影響匯率,其實也不無道理。

 匯率對一國之國際貿易影響甚鉅,尤其是大國更用以作為國家對外的戰略「武器」。在美中已陷入無可迴避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下,兩國政經博弈自然難以停止。君不見,除貿易戰、科技戰外,金融戰更是劍拔弩張。中國大陸自1989至1994年間,幾乎每年都被美國評為「匯率操縱國」,直至2019年8月5日,時值美中貿易戰,在人民幣貶「破7」後,美國以重大違規和匯率操縱,25年來首次把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恐是司馬昭之心。

 然中方也非省油的燈,在貿易戰開打後,即加速「去美元化」腳步,如人民幣國際化及數位人民幣(E-CNY)推動。因為,一旦人民幣崛起,將降低美元優勢,美國的金融地位也可能岌岌可危。俄烏戰爭引爆後,更為人民幣提供突破的契機。除此,在美國通膨狂飆下,聯準會進入升息循環,迫使美元強升,不僅日圓、台幣及韓元等亞幣重貶;中國大陸在疫情反彈,實施「清零政策」下,經濟下行明顯,也因而放大人民幣貶值壓力,更讓美方見縫插針。

 有道是,「觀今宜鑑古」,英鎊成為19及20世紀初最強的國際貨幣無庸置疑,但後被美元取代、歐元因歐盟橫空出世、人民幣順勢崛起,可謂各雄霸一方。歷史上沒有永遠的強國,也無永遠稱霸的貨幣;究竟,未來誰主浮沉,還是美元,歐元,人民幣三足鼎立,有待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