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614朱漢崙/台北報導

利率上揚 結構債年期縮短 成新寵

 債券利率上揚使銀行設計結構債的彈性放大。金融圈人士指出,近來保本型結構債的保本到期年限大舉縮短,是吸引投資人進場的一大誘因,因為利率較去年大舉走升,相對使得保本所需要的年期大幅縮短,因而放大國銀設計商品的彈性,也使該商品今年以來成為市場新寵。

 金融圈人士分析,由於債券利率上升、價格下跌,使得銀行可把時間限縮至多半在5、6年,最短甚至只要3年的時間,不僅大舉縮短結構債商品的到期期間,由於期間縮短,因而也降低很多投資人最擔心的時間風險,是該產品今年走紅最重要的原因;青睞該商品的大戶,有不少是中小企業主。

 銀行財管部門主管說明,以前銀行因為債券利率低,因此要付出更多錢來設計保本型的結構債,往往必須把年期拉高至10年以上;也因利率非常低,因此銀行在設計該商品時,還必須同時盯住「一個以上」的指標,例如同時盯住歐元的匯率區間,或是S&P 500指數的變動範圍,年配息率才能有4.5%左右。

 去年在這種年期拖很長,報酬率也對投資人缺乏號召力的情況下,有好幾個月保本型結構債的銷售數字都「掛零」,和今年買氣趨於熱絡的情況很不一樣。

 金融圈人士表示,現在因為債券利率高,設計商品的銀行可降低期初投入購買債券的金額,例如以票面100元來看,以前要投入95元,現在則只要投入90元,就能買到同樣的部位,因此銀行可運用的資金等於多出一倍,不僅可作更多的投資配置來賺取收益,也能讓客戶分配到更好的報酬。

 國銀財管部門舉例指出,現在不必等10年,5至6年期到期的結構債商品在市場上就非常多,而且現在的配息率已增至6.5~7%,比起去年的水準高出四至五成;同時,相對於去年該商品得盯住數道指標,今年只要盯住其中一項指標,例如歐元匯率的移動區間,就可以得到接近7%的配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