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526林昱均/台北報導

資誠助台商跨境架構重組免稅

 因應我國CFC受控外國公司稅制,台商計畫調整架構。資誠(PwC)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5日也宣布,資誠近期成功推動首宗在陸台商跨境免稅重組案例,單一個案節稅效益高達1億元人民幣。

 過去我國禁止直接投資大陸,台商在1990年代要西進,多半皆採用境外控股架構,多為台商將資金匯出到BVI、開曼群島等境外控股公司帳戶,再轉匯到大陸子公司以做投資用途。直到兩岸加入WTO後,我國自2002年8月才開放台商直接投資大陸。

 早期赴陸打拚的台商多數仍維持境外投資架構,但我國已宣布自2023年起施行CFC稅制,未來台商境外控股公司,將會比照台灣境內企業課營所稅20%,其節稅效益大減。

 資誠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段士良表示,目前多數台商計畫將多層次境外控股公司關掉,惟牽涉到大陸稅務成本,動輒影響數億元人民幣稅負。

 在陸台商要調整投資架構,段士良認為需留意兩大關鍵,首先是明確訂定投資架構並依循法遵,其次則是和大陸各區稅局主管溝通重組計畫並取得書面確認,以避免未來潛在稅務風險。

 段士良表示,本次在陸台商個案為台商母公司透過BVI、開曼等多家境外架構轉投資不同的大陸子公司,因應CFC稅制,台商計畫整合成BVI一家公司收納所有在陸子公司。

 為完成客戶需求,資誠以兩岸稅務團隊合作,先行向廣州、深圳、香港等稅局做多次溝通,明確說明重組計畫,最關鍵的是取得跨稅局的正式書面確認。依法遵規定,單次免稅重組後三年內不能再做股權轉讓,但經資誠重編重組程序,即可連續多次重組不受時間限制完成跨境重組免稅,該案為中國大陸首宗成功案例,台商 也成功節稅1億元人民幣。

 段士良認為,在陸台商想在大陸IPO、要分割公司以分家治理、簡化結構以利降低稅務風險與成本等都會有重組需求,自本次首宗成功案例後,預期未來更多台商可依循其機制完成跨境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