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巴士全面電動化,不只需車輛採購,地方政府推動及各地廣設充電設施更是上路重點。路政司長林福山表示,雙北及高雄、台中等地方啟動土地盤點,將釋出空間作停車充電場站。此外,六都針對購車也拚場加碼,其中高雄為爭取電巴產業落地,大手筆每輛採購再加碼120萬,和新北相同,計補助業者150萬元採購電動大巴。
林福山指出,目前初步以路線長短作區分,短路線使用低容量電池用快充,長程則規劃長時間、一整夜,充飽電再上路屬於慢充,雙北、台中目前都在盤點國有土地,避免電巴上路沒有場站可充電情況。
全台電動巴士掛牌數量最多的台中,除了業者自行設置充電樁外,交通局也在台中轉運站、水湳轉運中心預留電動巴士充電樁設置,後續也將持續盤點合適場地,供客運業者使用。除了中央補助,台中也祭出公里補貼及老舊電池汰換補助,增加業者的汰換誘因。
為避免和交通部補助重疊,台北市推出人次補貼,一位乘客可獲最高2.12元補貼,班次密集、搭乘人數多的班次可獲得較多補助,也鼓勵業者從高營收路線著手改革。
台北市政府同時盤點21處土地,將規劃給電動巴士使用,目前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已承租給五家客運業者,作公車調度站及充電站使用。
高雄交通局也推出新優惠,除環保局補貼業者30萬元外,只要業者購買電動巴士是高雄在地設廠生產,就會加碼再補助120萬元,合計補貼業者採購有150萬元。高雄交通局預估,2022年底汰換量可達214台,高雄車站新轉運站也在規劃公共充電樁供電巴業者使用。
新北市加碼150萬元購車補助,預估2022年再增加30輛電動巴士上路,未來將依逾齡車淘汰柴油公車,到2030年將淘汰全市2,500台。
知情人士透露,巴士電動化推動過程中遇到一些關卡,一是生產過程,零件難以完全國產化,部分晶片、材料仍依靠進口,近期空運、海運運送時間易耽擱,影響電巴生產時程;另一方面,充電樁設置仍要看台電臉色,若停靠場站屬用電較多區域,申請時程會跟著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