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308楊日興/綜合報導

前中財辦高層:減稅應同步降息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以減稅降費來提振經濟和支持中小企業,不過大陸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前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7日建議,在大力減稅降費同時,也應同步降息。

 楊偉民曾任發改委秘書長,在2011年至2018年期間擔任中財辦副主任。中財辦是大陸領導人最重要的財經幕僚單位,即使楊偉民目前退居二線,其意見仍值得重視。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楊偉民說法指出,要促進市場主體發展來帶動經濟穩定運行,這一方面要財政擴大支出,另一方面就要減稅降費,疫情衝擊後大陸也一直執行相關政策。

 楊偉民分析,2021年新增減稅降費的力度超過人民幣(下同)1兆元,2022年有新的制度安排,將減稅與退稅並舉,減稅和退稅合計額是2.5兆元,減稅規模仍然保持在2021年1兆元左右的規模,同時增加了1.5兆元的留抵退稅,對減輕企業的經營困難將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陸近年強推減稅降費措施,2016年開始每年政府工作報告幾乎都會設立相關目標,在2019、2020年都保持全年逾2兆元以上的強度,大陸在「十三五」時期的新增減稅降費規模超過7.86兆元。

 不過楊偉民認為,金融貨幣政策也能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減輕企業負擔中做一些事情,例如應該同步要降息,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的綜合成本。此前不少專家估計,2022上半年、甚至在首季大陸很有可能會降準或降息。

 對於企業預期轉弱問題,楊偉民表示,這需要解讀好國家的各項政策。對一些民營企業來講,它們更擔心的是一些政策是不是改變,例如2021年開始加強監管、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措施,會讓企業擔心經營環境。

 但楊偉民強調,包括加強監管、反壟斷等措施都是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中必然要做的事情,並不會改變中共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不是要改變多種所有制企業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等這樣的政策。報導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2.8%左右的赤字率,讓市場略感失望,但實際上支出規模並不低,同時還有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反映大陸穩經濟大盤助力企業抒困的政策力度在明顯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