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蔓延時,搶口罩、搶疫苗的日子,大家應該都還記憶猶新。現在突然變成「搶蛋」,在台灣生活這麼久,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商店去買蛋,竟然買不到。
當然,幾個月之後,當小雞慢慢長大,蛋源產出增加,供應充裕時,這個問題就會漸漸被人淡忘,只是每次當媒體鋪天蓋地一喊缺什麼,全台各地搶貨亂象,馬上又捲土重來。
去年7月,當疫苗短缺時,政府相關單位安排特定資格人士施打疫苗,不僅要連絡各事業機構核對名單,還要連絡願意配合的醫院,從北到南一一連繫,忙到昏天暗地,但偏偏有醫院「偷跑」,提早對外開放疫苗預約,導致相關人員挨轟辦事不力。原本一件好事,只因少數人為了一己之私「偷跑」,讓真正做事的人遭到誤解,缺乏同理心才教人感慨。
不久前,到衛生所打疫苗,裡面擠了滿滿的人,排隊排到門外面,須等叫號碼,才能進去掛號。其中,一位櫃台小姐臉色蒼白地離位,鄰座的小姐叫我們這一排的人等一下,看她這麼不舒服,還撐著工作,應該是不想臨時請假造成同事的困擾。
再回頭看看缺蛋事件,新聞報導有一愛心供應站,一整盒50多顆的雞蛋,全部被一人拿走,如果他的心裡能考量到別人,而不是只有自己,那麼供應站的這份愛心,也才能源源不絕地流傳下去。
近日,媒體報導衛生紙月底要漲價,搶購人潮料將再起,其實很多人家裡已經存量一年也用不完,如同口罩也是堆滿櫃子,因此出門搶購前,不妨先盤點一下家裡的庫存,讓貨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現在缺蛋,下一波會缺什麼?缺電、缺水、缺地、缺工…,這些難題就由政府去解決,迎接新的一年,我們還是從「重拾同理心」開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