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瑞銀集團發表《投資者情緒調查》顯示,通膨與升息是全球高淨值投資者的主要憂慮。儘管如此,投資者仍等待合適機會投資,其中醫療保健與科技等兩大領域最受青睞。
瑞銀在1月4日到24日針對全球3,000名投資者與1,200名企業雇主進行調查,他們可投資資產或是年收入至少為100萬美元。調查發現,受訪者對於食品、汽油與能源價格上漲感到憂心,多數並相信通膨升溫將會持續逾12個月。雖然調查發現,投資者對經濟樂觀情緒略為消退,但他們依舊對未來6個月的股市充滿信心,在地區方面,又以瑞士與亞太投資者對股市前景的情緒最為樂觀。
調查還指出,有三分之二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持有超過10%的現金,另外近半數聲稱正等待投資的合適機會。如果他們選擇投資,有6成投資者認為科技(63%與醫療保健(59%)是最具吸引力的領域。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聯合總裁兼歐洲、中東與非洲部門總裁的坎恩(Iqbal Khan)解釋,由於疫情效應預料在未來數年將會持續影響醫療保健產業,加上全球轉型到更數位化的世界已是不可扭轉趨勢,令投資者在這兩大領域看到更多機會。
不過他也警告,鑒於高通膨與升息在即,投資者目前正等待合適時機進行投資。
至於企業主也對未來12個月的前景深具信心。雖然疫情推升原物料價格大幅增加,加上企業稅即將調升,44%的企業主依然計劃增聘人手,另外還有近五成則有擴大投資的意願。
在同時企業也在改變傳統的營運模式,希望能更加符合勞工的需求。69%指稱將提供員工更有彈性的工作環境與時間。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另一名聯合總裁兼美國部門總裁的納瑞提爾(Tom Naratil)解釋,疫情與隨後出現的「大辭職潮」促使企業主必須調整當今的工作環境,並針對職場彈性改變他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