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0119邱莉玲、王淑以/台北報導

涉嫌操控運價 南韓開罰23家航商

包括12家南韓與11家來自星、港、台的航商,長榮、陽明、萬海全上榜

image
圖/美聯社

 海運鏈之亂推升高運價,肥了船東卻苦了貨主,更引來通膨巨獸,逼得各國政府紛紛祭出反壟斷出手查價!最新一起是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KFTC)18日宣布對23家航商開罰962億韓元(逾台幣22億元),包括12家南韓與11家來自星、港、台的航商,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全上榜,理由是過去15年這些航商涉嫌違法操控南韓到東南亞多條航線運價。

 其中,高麗海運恐面臨最高罰款296億韓元,HMM遭罰36億韓元罰款,馬士基亞洲(Sealand Maersk Asia)遭罰23.7億韓元;國內關注的萬海則遭罰115.1億韓元(約台幣2.67億元 )、長榮遭罰33.99億韓元(約台幣7,900萬元)、陽明遭罰24.19億韓元(約台幣5,600萬元)。

 長榮、陽明、萬海隨即發布重訊說明,尚未收到KFTC的正式處分書,俟收到相關資料,將進一步釐清詳情,確保公司最大權益,必要時提出行政救濟。陽明、萬海已委請律師協助處理,且強調該裁罰對公司財務、營運均無重大影響。

 這是KFTC首度動用「公平交易法」處罰南韓海運業者,雖然是在美國FMC(聯邦海事委員會)等國主管機關查價行動之後發威,卻可能是全球歷來最多航商被開罰的案例。

 國內業界表示,KFTC對海運業者操縱價格開罰,正值疫情、塞港、天候大亂全球供應鏈,東南亞航線出貨旺季之際,恐讓海運供應鏈船舶艙位更加緊張,運價波動加劇。

 KFTC於2019年5月對23家航商在韓國-東南亞進出口航線展開調查,2022年1月18日公告聽證會裁決結果,處以共計962億韓圜的罰款及整改令。按KFTC報告,最初由高麗海運等韓商同時提高韓國至東南亞、大陸、日本等航線運價,東南亞航運公司協會旗下業者及亞洲區內討論協定組織(IADA)旗下外商疑似後來加入,23家航商在2003~2018年就南韓至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地多條航線設定運價,共達120次。

 根據韓聯社報導,被罰款的11家外籍船公司為CNC、長榮、萬海、陽明、馬士基亞洲、PIL、New Golden Sea Shipping、Gold Star Lines、東方海外、SITC Container Lines、德翔海運等,包括四家台灣公司、三家新加坡公司、四家香港公司。

 據外電報導,韓國海運協會發表聲明,認為KFTC此舉將嚴重影響航運業,且違背政府重振航運業的政策,規模較小航運商將受到重創,將在收到裁決書後提起行政訴訟。(相關新聞見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