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229王淑琪■中正大學企管系博士生、台灣酵素村副總經理

青年返鄉 擁抱小農經濟學

image
圖/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推出許多新農業政策,讓青年返鄉從事專職農業,孕育各地文創小農或自然農法生產者,使得「小農經濟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麥可.波特教授在「創造共享價值」一文指出,「藉由創造社會價值,去創造經濟價值,將是推動全球經濟成長最強勁的一股力量。」

 臺灣因循過去土地政策,導致農地零碎化,不可避免的走向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路線。不論是通路、媒體、市場,我們看到一個個小農明星,宛如小農經濟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青年返鄉擁抱土地,除了在有限種植的面積提高收益,也透過優異農業行銷與包裝能力,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在農業工業化基礎上,小農經濟正從規模量產走向量少質優的新農業經營模式。

 2021年小農經濟以「轉」字呈現,分別是「轉型」、「轉變」、「轉化」。從農的本質出發以及農的形式感受,讓青年返鄉形成的自願自覺動力,為臺灣土地併發活潑多樣與多角化的行動風貌。

小農經濟轉型 網路時代新出路

 1960年代,為了滿足人口快速成長的需求,臺灣農業是以大量生產、使用大型機械、化學農藥與肥料進行高度生產的農業工業化階段。1990年代之後,在農產品貿易全球化的世界趨勢下,臺灣農業面臨轉型壓力。自廿一世紀初開始,全世界呈現小農經濟現象,與網路應用普及與便利有極大的關係。經過十多年發展,小農經濟已開創臺灣農業網路時代新出路,透過網路資訊連結與發達的宅配運輸系統,小農整合分散在各地方的個別消費者,逐漸形成專屬的個人化市場。

青年創新者面臨轉變

 經營模式創新上百花齊放的臺灣小農經濟,也並非前景一片大好。2021年9月,當臺灣宣布正式向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遞出申請時,象徵農產品市場將進一步自由化,但也是全面轉變升級的絕佳機會,在CPTPP高標準、自由與透明下,有助臺灣農業升級開拓更大市場。

 新的產業模式要轉變,青年創新者必須摸著石頭過河,鑒於臺灣小農經濟難以發揮規模經濟與國際競爭,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積極致力國際行銷,建構農產品外銷平臺,透過提供完整產銷資訊、外銷輔導,以及獎勵與媒合措施,與農民、農民團體、產業團體及外銷業者共同努力,攜手拓展臺灣農產品國外市場。

政府建構新創小農育成環境

 小農經濟基本上處於高度自由競爭的創新市場。在這競爭市場裡,小農就像一個個新創企業,競逐在高風險、高利潤的經營賽局中,試圖開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臺灣的小農經濟擅長單兵作戰能力,但當面對國際上規模種植的市場競爭時,都須揹負巨大壓力,例如小面積種植平均成本較高,機具使用率與效率較差,甚至代耕、種苗、肥料成本都是其他亞洲國家或歐美國家的數倍到數十倍之高。

 然而,臺灣具有優秀育種技術、專業農業分工體系、優質土壤與多樣性地形、便利的交通設施、網路應用的普及完善宅配運輸系統等,種種條件使得臺灣成為一個相當適合小農經濟發展的完美實驗場與農業電商通路。

 政府為了地方產業的永續發展,在不扭曲自由市場運作邏輯、避免造成不公平競爭的前提下,應該建構一個培育小農新創企業的育成環境。此育成環境可以透過專案計畫,引進資金與專業技能,協助具前瞻性、創新性的小農企業移除各種障礙,走向更為健全的發展。在小農經濟中,政府農政部門應積極轉化角色,從計畫生產的領導者角色,轉化為營造創新環境及平台的媒介者角色。

 臺灣土地取得成本不低,要如何從小農走到大農?如何從臺灣走向國際?當我們面對土地,只有謙卑學習才能讓未來走得更長遠。臺灣農業未來如何改變,創造「讓下一代願意回來的環境」,就是青年返鄉擁抱土地,最簡單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