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湧現一波出貨潮,價高者始得艙位,台驊董事長顏益財20日強調,船舶供給量遠遠小於貨量成長的態勢已定,「至少在明年上半年都會是賣方市場!」但他強調,還有比漲價更要緊的事,在農曆年前大陸與東南亞數個港口疫情爆發,塞港、跳港問題嚴重,造成船舶運力大跌,若演變成區域性斷鏈,恐造成全球供應鏈癱瘓!
顏益財分析,目前運價會漲,是因為塞港率高、準班率低,船舶艙位供給不足,但沒有那麼多艙位可賣,運價漲的意義不大;一旦塞港減緩,船舶運力逐漸恢復,運價適度下跌,即使運價跌三成,船公司還是照賺,由於載貨量增加反而賺更多。
今年第四季海運艙位更吃緊,海運運價賣價和毛利率都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他樂觀預期,整體航運業第四季業績會比第三季好,全年營收獲利將超乎預期地好。
年前全球趕著出貨,卻是一艙難求,顏益財直言,目前都是隨行就市、價高者得艙位,即使簽長約的客戶也未必能取得足夠艙位。以往歐洲線是每個季度檢視合約,這兩年受到疫情影響,市場供需大幅變化,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三個月運價,因此船公司只會為極少數大型客戶量身訂做長約。至於美國線要到4月底、5月初才會做最後確定,但他認為船公司簽訂的比例也會偏低。
但運價漲不漲不重要,他認為,目前整個海運業關切重點是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更是重中之重。
各國政府都在加速遏制疫情擴散,世衛組織(WHO)18日示警Omicron變種病毒已在89個國家及地區發現個案,出現社區傳播的地區Omicron變種個案數每1.5~3天就增一倍,在部分地區醫療系統恐怕將超出負荷。
尤其在過農曆年這段期間,遠東爆出確診案例、歐美確診嚴重,且短時間缺工缺料塞港問題無法解決,一旦演變成區域性確診,斷鏈情況會愈來愈嚴重。
近期大陸與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局部性疫情爆發,出現很多跳港、塞港問題,已造成船公司運力大幅下跌。
目前貨櫃航線都是定期航班,一旦某個區域發生變化,就會影響到全球定期航班,這個情況到明年上半年都很難改善。
所以整體看起來,他認為明年態勢就是船舶供給量遠遠小於貨物成長、貿易量成長,明年上半年高運價要下修的機會很低,因為運力恢復太慢了,至少在明年上半年景氣會很好,國內也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