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221朱漢崙/台北報導

央行防建商養地 突檢土融貸款

理監事會議前突襲,多家行庫被要求提供放款量相關數據

image
建商未如期動工最常見的三大理由

 中央銀行祭出第四波最新管制措施,據金融圈人士透露,央行在理監事會議召開前一周發動「突擊檢查」,鎖定的正是各銀行的土融貸款業務,且聚焦在建商買地之後是否在一年之後如期動工。

 知情金融圈人士指出,此次央行動作甚大,在理監事會議前一周更是同一次如此出手,多家行庫被兵分多路上門要資料,不只要求提供土融、建融的放款量數字,更要求對於很多「細節」的了解。

 金融圈人士認為,央行所以繼續降土建融成數至五成,而且在尚未興建之前只能撥四成,理監事會議前一周大舉出動金檢的結果是最重要的原因:「因為央行認為,很多土融貸款只要是未按期興建的,就是空地貸款」,儘管銀行向央行表達許多不能如期興建的原因,但在央行看來沒有理由,全被打成助長建商養地的「空地貸款」。

 據了解,央行在21日的下午將會先和土建融業務具高度指標意義的少數一、二家行庫先會面,尚不會全面約談全部的銀行。

 至於央行約談的內容,據了解,將聚焦在如何從嚴執行建商延期動工的「緊箍咒」,包括提高利率1至2碼(1碼是0.25百分點)、降低成數,亦即提前收回部分的款項,並且要求在未來簽土建融合約時,就必須載明這些條款。

 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未如期動工的建商,通常會陳述的理由主要有三個面向,但的確也都會發生,包括:一、變更建築設計;二、疫情期間缺工找不到工人,尤其是搶不過科學園區、工業園區的廠房興建;三、想要把更多地再整合起來進行更大面積的開發興建。

 但這三種理由在央行看來有可能成為建商「找藉口」的漏洞,尤其是到現在房價仍無法降溫,這使得央行不得不收緊第三戶、豪宅房貸,還必須從「上游」下手,把土地交易直接「打」下來,金融業者直言,比起央行檯面上的第四波信用管制,檯面下要求銀行作非管制措施外其他更多的「自我管理」,「學問應該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