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109林建甫■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

美國的通膨是短期因素,問題在抗通膨信心

image
 ●美國9月CPI年增5.4%,已連續4個月年增率逾5%。圖/路透

最近很多人覺得半年來美國的通膨問題嚴重,9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5.4%,已經連續4個月同比上漲超5%,而9月份核心CPI同比升幅為也有4%。11月4日聯準會宣布啟動縮減購債計畫,對於通膨的問題,Fed官員承認物價上漲比預期更長、更持久,而其聲明中還是重申通膨是暫時性的立場。

 聯準會認為通膨主因乃供應鏈問題等暫時性因素影響所致,甚至還預期明(2022)年第2季物價就可能回落。美國第3季的GDP回落,是因為疫情回溫還有供應鏈暫時的短缺,主要的影響集中在旅行、餐飲休閒業,還有汽車相關,不過整體需求保持良好,未來情況將持續改善,因此預期第4季度GDP將會回升。對於就業狀況也給予正面的看法,認為隨著疫情受到控制,勞動參與率可望逐漸回升,勞動供給將增加,進一步也有助供應鏈問題逐步解決。

 然而物價上漲已經涵蓋各個層面,經濟復甦後需求增加導致的用油、二手車、房租的生活相關類別尤為嚴重,造成整體生活成本大幅上升,民眾抱怨連連。長久以來,由於國際分工,美國自己生產的日常生活用品,本來就不多,大都仰賴進口。疫情以來,世界的生產供應並沒有減少。例如,中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並快速恢復了生產和大部分的製造業產業鏈,還是扮演世界大工廠的角色。另外,台灣雖有短暫的疫情,對美的出口不但沒有受到影響,也還在增加。

 供給不足主要原因是輸往歐美的貨櫃船貨物無法到達零售市場。因為碼頭作業緩慢,整個港口船滿為患,港口堆積著等待卸貨處置的貨船,還有大量的船隻漂流在近港口無處停靠。與此同時,供應鏈上的物流體系也出了問題。缺司機、公路運輸、倉儲等各個運送的環節都出錯,導致貨物供應效率大減。

 從需求面來看,為挽救遭受疫情重創的經濟,美聯準會祭出無限量寬措施,將資產負債表擴大逾4兆美元,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則釋放了超過5兆美元的財政刺激。疫情才有的財政和貨幣刺激下的大撒幣是推動通脹持續升高的動力,未來升息縮表就要來臨。

 另外,經濟復甦,有新的工作機會才會導致用油、二手車、房租的的價格上漲。而疫情反覆下為減少接觸,不進行實體消費,網購甚至有報復性情事,大量購買,美國式居住空間大,容易囤積日常生活用品,讓生活支出更多地流向貨物消費,而非服務消費。而且網購漸漸顛覆線下購物,對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資料顯示,美國消費品需求總體上比疫情前高出22%,而大部分消費品需要進口,美國港口今年的入境輸送量實現了創紀錄的增長,增加了供應鏈物流系統的壓力。

 以上這些因素,都不是永久性的因素。準此,再過一段時間的消化,供需應該可以恢復平衡。而且拜登為解決供應鏈危機,在10月13日還專門下令要求美國西海岸的港口實行全天候運營,一天24小時,一周連續7天的工作。洛杉磯、長灘等港口希望「90天衝刺」的政策下,儘快解決貨物積壓的問題。此外,洛杉磯港和長灘港也向船舶公司增收新的附加費,適用於滯留碼頭的進口貨櫃,以提高美國港口作業效率,確實改善壅堵狀況。

 過去20年來主要國家通膨很少超過2%,全球幾十年無通脹增長的黃金時代的原因依然存在:全球化效應,企業調價敏感度降低、勞動市場改變,老年勞動力大增、電商快速成長,抑制商品與勞務價格、金融海嘯後,逆循環商品與勞務通膨率低等等。問題是:萬一美國聯準會太輕忽,造成抗通膨的公信力削弱,進一步引導民眾形成通膨預期,物價在「自我實現」中螺旋上升,那麼通膨就真的回來。不過這樣的機率應該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