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22富蘭克林華美中華基金經理人 陳美君

積極面對缺電問題 扶植新能源產業

9月下旬大陸出現嚴重的缺電問題,緊接著,歐洲也發生天然氣短缺的現象,國際原油價格則創下近三年的新高,全球正經歷一場能源短缺危機,能源成本推高物價,通膨壓力也隨之而來。

 大陸經濟於疫情過後快速地在2020年第二季開始復甦,至今已逾一年半,經濟增速放緩愈趨明顯,物價高漲且調控房地產的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的手段有限,如果擴大公共支出是解決方案,本次的方向可能將聚焦於綠能產業的扶持。

 這一輪的能源危機,可視為新老能源交替的青黃不接時期。全球積極實行碳減排,減少了傳統能源的投資,甚至對於如煤礦開採等高耗能產業予以限制;與此同時,疫情過後經濟強勁反彈,帶動能源需求高增長,相比新增的電源如太陽能、風電等綠能規模,尚不足以滿足用電成長,進而造成能源供不應求。

 大陸政府自9月底以來,積極應對缺電問題,包括鼓勵煤炭開採、增加煤炭進口,提高電價-尤其是高耗能產業的用電成本,從而改善火力發電廠盈利;10月以來缺電問題有所改善,但年底寒冬時期仍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增加煤炭開採,也許可以因應短期火力發電廠虧損而不願意發電的問題,但卻有違碳減排的長期趨勢;反觀綠能,即使當前因通膨問題、原材料上漲,造成電站收益率偏低,但仍顯著優於傳統能源虧損的窘境。

 大陸政府當前若鼓勵綠能發展,不僅符合減碳趨勢以及增加能源供給,更可以帶來投資、就業等經濟動能,甚至有望推動新技術突破,進一步降低能源成本。

 隨著能源供給增加,製造業用電成本降低,也能夠成為平抑物價的手段之一。太陽能是大陸相比全球具備優勢的產業,且多地區擁有優異的光照資源,我們預期大陸政府將會以新能源作為重要的扶持方向。

 新能源車供應鏈是大陸另一個優勢顯著的產業,從電池、電池材料、到上游的鋰鹽冶煉,大陸在全球中均占據重要的供應地位。

 當前新能源車已逐漸形成市場自發性的良性發展,各家車廠為不落人後均推出電動車,而電池等供應鏈將提供「軍火商」角色,如供給需求偏緊將具備漲價契機,成本上漲也容易向下游傳導。

 2021年全球車廠多面臨缺晶片問題而減少產量,隨著晶片短缺問題緩解,2022年汽車行業回暖,新能源車供應鏈將成為各大車廠必須確保的重要資源。

 傳統產業方面,大陸的高耗能行業當前不僅面臨限產措施,其用電成本將以市場化方式定價,也就是「上不封頂」,其利潤率將受到嚴重侵蝕。

 近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提及,擴大消費稅徵收範圍,調節過高收入促進共同富裕,並再次強調房住不炒等執政方針。因此,消費行業、房地產及其產業鏈成長性,將受到抑制,過去因構建高行業壁壘,而帶來高ROE的企業,當前也顯得政治不正確,消費行業可能還處於築底階段。

 中共第19屆六中全會將於11月8日至11日召開,將總結近年的施政成果,並確立領導人在黨內的地位;而第四季政治局會議,及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較偏向經濟主題。

 因此,我們判斷第四季一方面政府需要社會維穩,另一方面也會推出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對投資偏向有利的環境。而投資方向則建議投資人應選擇以政策支持的產業類別,例如: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具戰略發展方向的產業,進行中長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