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1014

當前政務官的困境

 最近,部會首長在立法院的談話常令人感到驚訝,不是答得支支吾吾的,就是答完後令人瞠目結舌,例如主計長朱澤民被詢及蚵仔麵線一碗多少錢,他竟然回答20塊錢左右,遭各界批評為不食人間煙火。

 另外,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被立委詢問有關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提供庫存、訂單等商業機密資料,美方這樣做合不合理?政府該如何因應?龔主委始終低調表示:「這只是外電的報導,要再了解實際的情況才能回答。」主委答得支支吾吾,立委聽得火冒三丈,會場氣氛一度凝重,這件事直到當天下午龔主委致電台積電了解情況,對外說明之後才比較明朗。原先未置一詞的政府大員們,這才紛紛跳出來表示會力挺台積電、做台積電的後盾。內閣官員對美方之噤若寒蟬,於此可知。

 部會首長、政務次長都是政務官,對主管的業務不但要熟悉,甚至也要有隨時應答的能力,1990年代台灣年年遭美國政府列為特別301名單,對於美方屢屢指控我侵犯美商智慧財產權,將我列入名單,當年經濟部長江丙坤依據法理,駁斥這些指控,絲毫沒有因為美國是大國而畏怯,其從容神態恍如昨日,讓人記憶至今。

 其實,何止政務官,當年國貿局長也是極有份量的,1997年初台美第12回合入會(WTO)談判在台北舉行,經過一下午的談判,國貿局長林義夫步出會議室,立即召開記者會痛陳美方不守信用,片面推翻過去三年談判的共識。這樣的大事於次日自然出現在各報重要版面,對於林義夫的表現,媒體推崇為「義夫當關,萬夫莫敵」,國貿局長並非政務官,然而當年國貿局長的份量,實非今天部會首長所能企及,反觀近年官員們談判出來,除了表示會談氣氛良好,其餘內容則不甚了了。

 美國政府的強勢,半個世紀以來始終如此,我們政務官在心態上自不必如此恐慌,昔日政府官員從容出入,能有如此氣度,反而讓美方為之折服,今天我們若在態度如此畏縮,以後豈不讓美方予取予求?這一點是今日所有政務官必須明白的。

 昔日政務官不只是對外敢言,身為部會首長在內閣中也知無不言,尹仲容擔任經濟部長時,於行政院長俞鴻鈞主持的院會,也常常直言不諱,偶爾還會打斷俞院長的談話說:「你還是讓我來說吧!」以之對照今日,行政院院會上有人敢對院長的談話異議嗎?有人敢打斷蘇貞昌院長的談話說:「你還是讓我來說吧!」看來,應該是沒有的。

 不只尹仲容如此,李國鼎在擔任財政部長期間,適逢第一次石油危機,行政院又推動十大建設,入不敷出,政府債務急劇升高,為此他向行政院長蔣經國建言不要高估國家財政能力,一旦破壞了財政收支平衡,可能會引發惡性通膨,然而,蔣經國為降低民眾生活負擔,主張取消鹽稅,而李國鼎卻基於健全財政表示反對,閣員和閣揆為此辯論,最後李國鼎請辭財長,然而依舊為蔣經國所重用,轉而以政委身份致力於推動新竹科學園區,並於1986年促成行政院開發基金投資1億美元成立台積電,力邀張忠謀主持台積電,今日台灣能有台積電,李國鼎居功厥偉。

 如今台灣得以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得以有所謂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人均GDP得以達到30,000美元,那不是兩、三年台商回台帶來的,也不是擴大公共建設成就的,更不是喊幾句口號所推升的,而是當年這些有擔當的政務官、文官竭盡一己之所能,積極任事,勇於和閣揆論政,勇於和美方談判所贏得的。然而,如今內閣還有這樣的政務官?還能培養出這樣的文官嗎?大概已不可能。

 今、昔政務官的格局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距,有政治上的因素,也有任用上的原因,前者很難改變,後者尚有可治之法,後者的毛病就是空降比例過高,任期太短,須知,空降則業務不熟,業務不熟則遇事不決,發言支吾其詞,如此倘能歷練幾年猶可挽回,若內閣動輒改組,則恐怕業務還沒上手即已下台,如此歷練既然不足,能力自然有限,思維疏漏,發言欠準,遇事閃躲,理之必然也。

 我們認為,經濟發展是連續的,不是跳躍的,從台積電三十多年來的發展可以看到,政府每一個決策都是在累積存量,都在創造歷史的連續性,過去創造了今天,而今天也將創造未來,能否累積更多的資本存量,厚植台灣經濟,政務官的能力、勇氣至為關鍵,只有多出幾個尹仲容、李國鼎,我們才能有光明的未來,若閣員依舊缺乏勇氣、擔當,喜於迎合,怯於直言,不敢拂逆上意,則台灣前景十分堪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