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913文/賴瑩綺

給下一代釣竿 水桶經濟打通成水管經濟

建立高端服務業環境,賺全世界的錢

 為積極響應政府鮭魚返鄉政策,簡廷在多年前就開始研究回台投資,他認為台灣不應該陷在過去亞洲四小龍蓋工廠撐經濟的迷思中,應該將文創與台灣的強項-科技結合,融入打造國際觀光業。他說,這是把「水桶經濟」打通成「水管經濟」,才能從全世界引入人流、技流、金流,創造出台灣的高端服務業環境,並給下一代謀生的「釣竿」。

當前全球深陷疫情泥沼,國際觀光產業停滯,但簡廷在認為,在疫情趨緩後,肯定會出現報復性旅遊潮,甚至迎來台灣觀光產業黃金年代,現在就必須開始準備,只是這不能光靠企業努力,政府也必須重視。

簡廷在說,他先前與政府開會時問:「台灣的亮點是什麼?」官員回答,「是台積電,是科技產業」,但他認為這跟其提倡發展無煙囪產業並不衝突,台灣可以「雙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強化科技業,另一方面發展國際旅遊觀光,多元發展,「今天我們只沉醉在科技業,那萬一台積電被取代了,台灣不是就垮了?」台灣應該盡早發展國際觀光業。

簡廷在形容,台灣過去的工廠製造業是水桶經濟,有做就有錢,沒做就沒錢,但如果打通成為水管經濟,「我們只要把『大水庫』做起來,就可以從世界引入人流、技流、金流」。

簡廷在認為,英、德、法等國的老祖宗非常有智慧,在幾百年前文藝復興期間,不是把錢放在口袋或銀行,而是打造文化藝術產業,才能有現在滿街都是地方經典建築,這就是這些國家過去製造的「大水庫」,讓很多人一想到出國,就是想去歐洲這些美麗的城市,而這也是這些老祖宗留給他們下一代謀生的釣竿。

簡廷在說,雖然台灣目前有劍湖山、六福村、花蓮海洋公園等,但這些遊樂園的定位是把「2,300萬人的口袋」做為經濟目標,鎖定的是內需市場,「只是拿左邊口袋的錢放進右邊口袋,而不是想把全世界人的錢放進自己口袋,定位定天下,定小了,要怎麼賺外國人的錢?」

簡廷在認為,當前疫情加上國際局勢快速變化,台商都在關注回台投資機會,政府應該將台商集合起來舉辦洽接會,讓台商展現自身優勢,對接後結合,形成新品種,進一步組成國家隊。

 已投入文化藝術產業40餘年的簡廷在呼籲政府,應將台灣強項「科技」,與文化藝術一起融入觀光產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