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知名企業家的夫人(董娘),雖然並未在企業內擔任正式職務,但卻對企業經營造成或益或損的影響,連帶地,董娘也往往成為幹部員工敬重信從、或深感無奈的對象。不在正式組織編制內的董娘影響如此巨大,若能探析董娘何以能、及如何增益於企業營運,必大有助於企業營運,然而相關學術研究卻極少,幸而歷史上關於后妃之記述頗為豐碩,若能對與董娘有相似結構位置之后妃格致究理,或可供企業董總伉儷參照。
一些王朝的創建或鼎盛時期,經常可以看到賢后良妃的微朦身影貫穿其間,她們的行為高度相似。首先是非常重視教育,清朝皇太極的皇后孝莊,在兒子順治天花駕崩後,負起教育孫子康熙的工作,使其「勤問好學,嗜好書法,留心典籍」,為康雍乾盛世打下基礎;明朝朱元璋為皇子請的老師,教學嚴格,對不受教的皇子以筆管敲腦袋,皇子訴苦,朱元璋大怒,馬皇后向朱說道老師是以聖人之道教導孩子,不應發怒,朱元璋釋然,反而嘉獎老師。
其次,這些后妃擅長以潛運隱相的方式預先佈局聯盟關係,在必要時成為人主動員興事的關鍵力量。清孝莊在福臨親政後,為福臨選擇蒙族皇后,滿蒙聯姻穩定了清王朝的統治;在康熙繼位後,滿蒙聯盟已相當穩固,孝莊又為康熙選擇了輔命大臣索尼的孫女為后,日後康熙在清除權臣鰲拜集團時,索尼家族即堅定站在康熙一方、出力拚搏,鞏固了康熙的統治。孝莊還預設伏筆,打破滿漢不通婚的舊例,將漢族將領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立為福臨的東宮皇后,但孔四貞已許嫁給將軍孫延齡,孝莊遂將孔四貞收為義女;孝莊再將另一公主嫁給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為妻,吳應熊因而必須赴京。在吳三桂不服削藩起兵叛清後,孫延齡作為吳三桂部將,被孔四貞勸說反正,吳應熊則等同於在京人質,牽制了吳三桂的行動。孝莊極具遠見的聯盟佈局,在關鍵時點都發揮了作用。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在聯盟動員佈局上亦著力極深。李世民作為秦王時,征伐四方,威望勢力直逼太子、引發猜忌,秦府上下又與後宮多有摩擦,但李世民在外征戰,長孫只能「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盡力彌縫,以存內助」。之後李淵對李世民猜忌日重,太子又日漸緊逼、設宴毒害不成,摩擦已不可挽回時,長孫一方面仍舊不放棄彌縫、一方面與胞兄長孫無忌及房玄齡等秦王府僚無條件支持秦王,待至玄武門起事凌晨,李世民引將士入宮授甲,長孫「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須知就起事將士之立場而言,此種起事成敗難料,即使成功,各將士又是否會成為李淵事後問罪之代罪羔羊、亦未可知,故遇事退縮亦合情理;然而平日極盡調和平紛之秦王妃,不顧危難、挺身鼓勵將士,可說是為起事灌注了強烈的動員力量。
賢后們的第三個相似處,在於能阻止人主的意氣決策,但同時能克制自我權力慾望,不主動介入特定人事決策、只就一般事理論斷。唐太宗雖能納諫,但抑或會被臣屬激怒,回到後宮,經常是長孫皇后先予以安撫、再以理據啟發唐太宗、平息怒氣,魏徵及房玄齡都曾受惠於此。唐太宗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宰相,長孫無忌也有意出任,長孫皇后卻出面阻止、以防外戚干政。然而當唐太宗以具體賞罰之事徵詢長孫皇后時,長孫皇后卻是拒絕干預朝政。相似的情形是朱元璋建政後,想找馬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馬皇后也是認為分封爵祿偏愛外戚之家,不合律法、堅決拒絕,事情才作罷。
能夠重視教育,便能完善傳承;能夠明白男主志向、並以女性能為可為的方式,為其補足佈建關鍵的聯盟關係,便能有助於男主揮灑志業;能夠體會男主在外可能的意氣之爭,為其平撫匡正,便能使其免於大錯;能夠克制權勢意念,為組織樹立良好風範,便能使組織各員盡其本分。有志於興家旺業的董娘們,可以做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