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WTO統計顯示,中國大陸是去年抗擊新冠疫情關鍵醫療用品的最大出口國,拿下世界第一,出口額達1,050億美元(約新台幣2.97兆),幾乎是2019年的三倍,而美國是同類產品的最大進口國。」
此外,於5月底時,國際媒體也以「中國製廉價N95口罩傾銷 美國企業破產頻傳」為題報導,更有甚者,近日也傳出,美國的口罩業者協會,上書美國國會,要求限制中國的口罩進口,或課以巨幅關稅,以平衡中美兩國間在口罩生產成本上逾5倍的差距。
在新冠疫情期間,口罩是不可或缺的防疫用品,世界各國在疫情爆發之初,都出現口罩不足的窘境,台灣也組「國家隊」以為因應,而這種短缺,在疫情嚴重的美國尤為明顯,美國也組國家隊積極因應。
爾今,美國在疫情解封之際,一向不愛戴口罩的美國人也棄口罩如敝屣,而直接衝擊到原就底氣不足、倉促上陣的美國口罩業者,日後,美國的國會及行政體系會採何種紓困或保護措施,殊值觀察。
美國在80年代開始的對外投資,其後終以1994年美墨加北美自由貿易的簽訂為代表,在這光鮮外表外,它卻代表著美國製造業的式微與空洞化。
在原來美國全球貿易分工的分派下,它的藍圖是:美國主導高科技、金融、服務、數字產業;其他不同程度屬於3K型的製造業就移出境外,由四小龍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這也是一種新型態的「比較利益」分工:美國的比較利益在高科技、金融及數字產業,而其他國家就在相對低廉的勞工及生產成本,這樣的例子,早超越了傳統國貿理論所說的「資源秉賦」型的「比較利益」,因此,它早已不再是紅酒與小麥之間的平等貿易,而是高科技與傳產間、「上」對「下」之間的貿易型態。
上述的世界國貿秩序,雖偶有異軍突起之破壞者,如日本的東芝電器、韓國三星及台灣的台積電,但都在可處理、可控制與可操作的範圍內,因此,原有的國際分工圖,大抵管用;然而,在中國大陸製造業全面升起之後,再加以如華為在5G領域上的大幅領先,原有的「世界秩序」已面臨瓦解危機,故須強制中國大陸放棄「2025中國製造」,才能硬把中國重新拉回既有的秩序框架中。
然經川普對中開啟貿易戰、科技戰後,再加以拜登續以國際包圍戰再做加碼下,7月1日中共百年黨慶時,習近平的「頭破血流」說,當可視為中共在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各方面與境外勢力「鬥爭」的關鍵時刻下,最直白的回應。為此,日後,在美國主導的攻勢與中共反守為攻的對應下,一場場赤裸的多面向「鬥爭」勢將開展,新冠疫情或也將由2020年的主角淪為配角。
在2020年初時,新冠疫情打得美國措手不及,而今,在兩支高科技的mRNA疫苗下,美國已拉回抗疫的底氣,而這低階的防疫口罩,是不是就顯得太low了呢?
疫苗及口罩,分屬高科技及傳產業,它是現今產業的兩個代表性產品,而這也代表中美兩國在產業布局及發展上的分野及不同。
爾今,在產業上,彼此全面競爭的國際態勢下,到底是中方有完整產業鏈(惟在部分高端技術仍有不足)者,相較於美方掌握諸多高端技術(惟在多數產業出現空心化)者,是誰有能力把對方打得「頭破血流」?或是彼此都把對方打得「頭破血流」呢?That is the question.
當然,就台灣而言,是否會被綁上戰車,也跟著被打呢?若是,會只是如大國般「頭破血流」的皮肉傷?抑或是台灣不論傳產或高科技業,都會被打成「腦震盪」呢? Well than, that is a serious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