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609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大宗商品齊飆 預警通膨危機

油、穀物、鐵礦砂等價格接連攀高,創金融危機來首見,多國央行相繼升息因應

image
標普GSCI商品指數

 油價、穀物、鐵礦砂等大宗商品近來價格狂飆,如此全面性上漲是金融危機來首見,不僅讓全球經濟復甦籠罩陰霾,也使已然浮現的通膨隱憂加劇,從巴西、俄羅斯、土耳其央行相繼升息因應可見一斑。

木材、鐵礦砂、銅價皆攀上歷史新高,黃豆、小麥、玉米(黃小玉)價格躍升至八年高點,油價近來也觸及二年新高。大宗商品價格這般全面性上漲,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僅見,上回有此現象要回溯到1970年代。

 追蹤24種商品的標普GSCI商品指數上周五觸及535.68的歷史高點,周二盤中則報527.46。

 經濟學家預期,本周中美公布的通膨相關數據,也會凸顯物價走高趨勢。中國訂周三發布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漲之下,預料會升至2008年8月來最高點。美國緊接著周四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勞動成本高漲帶動下,年升幅料見劇增。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大,且在CPI的占比較小,經濟學家及央行官員原本對於商品價格走勢不會過度擔憂。但原物料成本上漲正壓縮製造業利潤空間,家庭的瓦斯、雜貨、餐廳帳單的開銷增加,排擠其他方面支出,窮國甚至有人連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

 消費需求旺盛、供應鏈陷瓶頸等諸多因素推高物價。不過經濟學家大多認為,歸根究柢還是與美國及其他地區決策者的寬鬆決定有關,為確保經濟能從新冠疫情重創中完全復甦,猛推各種刺激措施,以致有目前景氣趨熱的景象。

 大宗商品價格攀高的緣故,巴西、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央行,已經收緊貨幣政策升息因應。但美國聯準會及歐洲央行對通膨的態度偏向樂觀,歐央首席經濟學家連恩(Philip Lane)甚至主張,高失業率有助控制通膨。

 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對未來通膨走向有預警作用,畢竟比起終端商品價格,商品市場對經濟變化的反應更迅速。像油價漲已反映在CPI數據,歐元區5月CPI創2018年底來最大增幅,能源價格上揚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