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607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台資企業接連赴陸上市的省思

2018年鴻海FII申請A股上市案以36天的時間,火速通過中國大陸證監會的審查,曾引起兩岸資本市場相當大的關注。南僑在FII通過上市案次日,即在台灣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通過分拆子公司到上海上市的案子。今(2021)年5月18日,南僑轉投資南僑食品集團 (上海) 公司成功地在A股掛牌,交易首日股價飆漲44%,上市蜜月行情看俏。若盤點去年至今,台資赴陸股掛牌家數就有南僑、英利、華利、上緯、建霖等幾家公司。台股近年表現極佳,為何台資企業卻接連赴陸上市?

 2003年12月30日,浙江國祥製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為第一家在上海A股上市的台資企業。截至2020年8月的統計,在A股交易所上市的台資公司共有27家,主要涉及電子、精密儀器、材料等行業,包括富士康工業富聯、元祖股份等知名台企。今年以來,已有6家台企在大陸上市,還有8家台企正處於上市審查階段。

 台資赴陸上市原因,舉犖犖大者,包括:一、分享大陸經濟發展際遇:大陸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成長率平均2位數,目前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享受和大陸企業完全一樣的同等待遇。因此,台企可利用大陸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分享大陸快速發展機遇。二、大陸資本市場改革逐漸取得成效,多層次的拓寬融資管道,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及台企登陸或者計劃登陸。尤其,近年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更優化了企業的上市門檻及退市制度,台企在大陸資本市場上市成為新趨勢。此外,陸股本益比往往高達數十倍,成交量大,加上近期MSCI調高A股權重,提升了A股品牌知名度,也成為吸引台企赴大陸IPO的關鍵。

 三、政策支持:近年來,大陸的惠台政策陸續出台,而且導向明確,給了台資企業很大的信心和吸引力。如不久前,福建出台28條措施助力台企發展,其中明確支持台企登陸資本市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就發佈了《關於應對疫情統籌做好支持台資企業發展和推進台資專案有關工作的通知》,鼓勵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融資,為符合條件的科創型台資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提供支持。尤有進者,中共19屆5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更明確地提出了支持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

 持平而論,台灣去(2020)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修正後為3.11% ,在已開發國家中表現最佳。主計總處概估第1季經濟成長率8.16% ,為10年半單季新高。若疫情衝擊有限,今年經濟成長可坐四望五。台股在去年的漲幅達22.8%,上市櫃公司去年獲利衝上2.46兆元、創歷史新高。且上市股票總市值為新台幣44兆9,038.33億元,較前年增加8兆4,903.11億元,日平均成交金額為2,007.38億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為125.78%,極具流動性,整體表現極為亮眼。

 況且,台股上市櫃公司財務資訊揭露透明,公司治理制度健全。然而,台股去年IPO掛牌件數僅31件,上市掛牌家數12家,創下近年最冷清的紀錄,上櫃家數19家約佔整體6成。筆者以為,疫情非主要影響因素,不少企業憂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工、缺土地、缺人才),還有環評曠日廢時、稅賦等投資障礙外、未能積極加入區域經濟合作應是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