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台大爆發,全民防疫不能出門,金融業力推數位金融服務。但,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林建智提醒,疫情造就兩大新弱勢,包括因疫情影響財務工作收入受到衝擊的人、IT小白(沒手機電腦、不愛上網的人)也特別需要公平待客。
林建智表示,這波疫情下已讓許多原本的中產階級、中小企業主,因為財務工作收入受到衝擊,變弱勢族群,他們可能比一般人還較易受害,甚至被限制金融交易。
林建智指出,國銀在疫情下對弱勢族群的關懷已有若干良好實務運作,例如:紓困貸款、主動降息、貸款寬緩、卡費緩繳、保險費緩繳、保險單借款利息展延。然而,這些作為多半是配合政府紓困而為,若金融機構能「化被動為主動」,積極主動關懷弱勢客戶、尋求反饋、進而調整業務模式,將更能彰顯公平待客的精神。
林建智舉例,英國FCA在2021年2月就發布關於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公平對待弱勢客戶新的「指導」,揭露出金融機構需要改進的失誤。其中就新冠肺炎的衝擊,FCA的調查顯示,38%的受訪者認為財務狀況有惡化的現象,換言之,因疫情影響所導致客戶的收入減少或就業困難,進而造成其財務狀況惡化,甚至會質變成為「弱勢」族群。
第二大弱勢族群則是「IT小白」。這些人不是財務弱勢,但卻是對新科技應用的弱勢。林建智指出,隨著疫情爆發,客戶親赴臨櫃的意願降低,數位金融業務日趨熱絡。但對於數位化尚未普及的偏鄉或族群(如:銀髮族),數位金融可能引發新型態的「脆弱性」,例如因不熟悉操作或無法上網而有消費障礙,造成新型態的弱勢客戶而受有傷害。因此,金融機構推動數位轉型時,應特別關注數位弱勢族群的需求,以免引發違反公平待客的質疑。
林建智強調,公平待客要能落實,單靠法規政策恐流於形式,應拉高到董事會層級,由上而下讓各階層了解公司重視公平待客、體會沒做好的風險、慢慢內化為企業文化,可透過政策揭露、各階層奉行、監測內化三步驟來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