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打亂台灣各行各業今年的布局,壽險業2021年原本就面臨第六回合生命表、意外險降費等新制上路,再加上低利率環境持續,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原本就是極具挑戰的一年,現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全力防疫的同時,要兼顧業務推展、業務員及全體同仁的生計、股東權益等,最重要是確保保戶權益不能受損,此時公平待客顯得更為重要。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表示,全球金融商品日益多元,加上數位金融不斷推陳出新,金融消費者保護也逐漸受到重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積極推動公司治理3.0、企業落實ESG等政策,外界看見國內金融機構全數動起來,並將公平對待客戶納入企業文化,期許國內金融消費保護觀念,能與國際一流國家看齊。尤其壽險產業,與國人生活息息相關,如何進一步落實壽險業「公平待客」精神,更是金融業的重中之重。
面對新冠疫情來勢洶洶,陳國瑋指出,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且在疫情嚴格限制國人移動下,如何做好金融消費保護、公平待客,對國內金融機構而言,是一大挑戰。金管會2015年公佈「金融服務業公平對待原則」,並提出九大原則指引,只是為業界提出方向,外界期待金融機構均能以「同理心」來對待每一位客戶,讓國內金融不公平對待的案例降至最低,營造友善的金融消費環境。
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因為金管會推動公平待客評比,公布表現佳的前20%公司,對於表現不佳的最後20%業者,亦嚴格要求提出改善報告,且追蹤列管,保險業近年在公平待客上已有顯著的進步,這次在疫情衝擊下,造成醫療量能吃緊,很多理賠都與當初保單條款不同,產壽險業積極檢視,作出各種彈性解釋、放寬理賠,如保戶無法住院,改為門診手術或治療,壽險業亦給付住院保險金,及新冠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範圍,不論是何時投保的保單,都不會列入排除條款。
台灣人壽首席策略主管葉栢宏則表示,為避免保戶此時住院仍要臨櫃申請理賠,增加外出及人際接觸的風險,台灣人壽想在前面,提供保戶申請理賠可有四大免臨櫃管道,一是官網線上填寫資料、拍照上傳理賠文件;二是理賠區塊鏈或理賠醫起通,線上填資料、授權合作醫院傳送就醫資料。
三是利用7-11的ibon機填資料、正本文件交寄櫃台,保戶最快30分鐘就可拿到理賠金;四為入住合作醫院,可直接申請墊付醫療費用,保戶直接用保險理賠金支付住院費用,不用再額外籌措現金。
且從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後,葉栢宏說,台壽都在短期間迅速祭出有利保戶的解釋,如擴大法定傳染病理賠範圍,醫療量能不足下依政府安排入住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治療,亦給付住院保險金等,都是為了落實公平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