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528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陸孝立

因應全球淨零碳排 提前布局去碳策略

2021年上半年即將進入尾聲,台灣卻進入史無前例的高警戒狀態,回想自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因防疫而進行各式邊境管制與移動限制,似乎為地球暖化帶來一絲喘息的空間。然而,聯合國去年底發布最新的「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指出,疫情只有短暫的減緩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仍持續攀升,2020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

 人類勢必要付諸更積極的行動,共同為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努力。令人振奮的是,溫室氣體超過全球總排放量一半的國家均已承諾淨零碳排(Net Zero),其中包含歐盟、中國大陸、美國先後宣示碳中和目標,正式揭開了全球低碳時代的新頁。

 而隨著各國政府將淨零碳排承諾轉化為法規與政策,「去碳」(Decarbonization)可望成為未來30年的關鍵字。首先,歐盟與美國欲行邊境碳稅,除將衝擊較高碳排產業外,也可預期帶動各國發展碳稅、碳費等政策工具;其次,金融機構也持續強化對企業氣候承諾與相關揭露之關注力道,如貝萊德(BlackRock)等指標資產管理公司與氣候行動100+(CA100+)等倡議,企業ESG績效與溝通能力將被更嚴格檢視;其三,考量台灣產業結構與市場地位,企業更應關注全球減碳浪潮,對品牌大廠之供應鏈所造成的潛在衝擊。

 勤業眾信永續發展諮詢團隊建議,面對全球對碳排放與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升溫,公司治理階層應該即早建立「去碳意識」,並且針對下列關鍵趨勢項目,展開積極的作為:

 一、設定減碳目標:企業在設定目標時,可參考ISO國際標準導入溫室氣體盤查機制,釐清本身的重要碳排放來源與減碳改善空間所在。此外,科學減碳目標(SBT)等新興倡議,則提供企業系統性的評估工具,依據聯合國與國際能源總署的評估方法、配合審查驗證機制,將可有效提升去碳策略的可行性與可信度。

 二、發展碳定價(Carbon Pricing):碳定價被視為去碳策略的關鍵措施,國際間已陸續發展相關機制,透過賦予碳排放具體價值,作為資源配置的決策參考、或用以建立交易額度提供誘因,同時透過建立治理階層統籌與監督的制度,並與企業營運或商業模式整合,以確保充分落實去碳策略。

 三、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TCFD藉由情境分析,預先辨識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可使企業更有效率地因應減碳趨勢、發展商機。透過落實TCFD架構,對內有助於建立對氣候變遷的認知,建立低碳且具韌性的體質;對外則有助於回應利害關係人需求,保持透明、順暢的溝通,以建立與政府、投資人、供應鏈及社會各界的正向互動。

 低碳時代來臨,雖嚴厲的考驗著企業的韌性與風險管理能力,但同樣也反映出,世界正以一種全新的標準來檢視企業各項經濟活動。因此,當商業秩序正在翻轉,企業的去碳實績與貢獻,不僅象徵著進入市場的「快篩劑」,更是發展未來營運成長動能的利器。

 企業應加速進行去碳布局,參照相關指引與最佳實務進行評估,進而設定氣候相關風險管理之策略目標、治理架構與機制,在堅實的碳管理基礎上,勇於探索綠色商機,以追求在永續的國際賽中脫穎而出!

(本文作者為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