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527

開誠布公建立互信,才能降低「訊息、認知、決策、交易」成本

 為了減少大台北地區跨域移動所帶來的群聚風險,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宣布的分流措施,包括:彈性上班時間、異地辦公、居家工作,而且中央各機關的居家上班人數提高到二分之一;經濟部就此也希望工商企業界能夠共體時艱,行政和研發的非生產線人員,配合三分之一居家工作的政策。這一波猛爆型的疫情侵襲,還因為在事後一個星期,才就確診者的發病日,進行「校正回歸」,之後每日又增加數百個案例,更引起地方行政首長對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政治猜忌,國人不知所措之餘,也加深內心的莫名恐懼。

 屋漏偏逢連夜雨,政府與企業、政府與人民、中央與地方、甚至朝野政黨之間,所產生種種的磨擦,進而形成的不同成本,不利於全民抗疫成效,更無助於生活常態的回歸。這些成本包括:「訊息成本」、「認知成本」、「決策成本」、以及「交易成本」。

 中央針對確診人數所進行的「校正回歸」,是「不信任」政府公布資訊數據的新源頭,也導致地方政府防疫慢半拍的嚴重後果。「校正回歸」的主因在於,篩檢的速度雖然很快,但是,篩檢結果的判讀時間,卻可能需要一兩天或甚至兩三天。但如此一來,地方政府針對確診個案,以及週邊接觸者的人員匡列和疫調足跡,產生空窗期,進而形成確診人數增加、找不到源頭的惡性循環。

 面對每天都有數百位的民眾確診,各縣市、尤其是台北市和新北市政府所轄屬,收容、診治病患的醫院和防疫旅館,不要影響或排擠到原本必須到院開刀或洗腎的權益與資源,有效配置病床和負壓隔離病房,如何在最短期間內,建立足夠的移動式之快速篩檢站,都考驗著地方行政首長對於疫情緊急應變的治理能力。瞬息萬變的疫情惡化形勢,全體國人的無力感和挫折感,油然而生。而由於人命關天,各級行政首長做為「父母官」,必須立即回應的政治壓力,不言可喻。

 當預防勝於治療,已經成為過去式;政府現階段提出的措施,當以最迅速的減災、整備、應變為主,並以拯救最大多數民眾的生命做為最高原則。相形之下,下至餐飲小吃業者,只能外帶,不能內用,給顧客帶來的不方便,上到工商企業界配合政府政策而調整人力調度,所增加的經濟成本,相信都在國人願意容忍的範圍,也是大家此時的共識。

 面對挑戰,蔡總統宣示7月份國產疫苗,全民都能接種疫苗的期盼,遠水救不了近火。朝野政黨和政治人物的同心協力,很難避免「制度磨擦」(institutional friction)的難題。特別是因為防疫訊息的不對稱,在政治上的彼此不信任,造成中央政府認為「上令不能下達」、「地方各行其是」,而地方政府則認為,指揮中心的「蓋牌」和「留一手」,造成自己所採取因應措施的漏洞百出,朝令夕改。

 這些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的改變障礙,正是當前中央與地方聯合抗疫,最需要避免的成本。首先,地方政府防疫資訊收集的「訊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中央事後的確診案例補破網,危及緊急應變的成效。其次,指揮中心總綰全局,過濾處理訊息的「認知成本」(cognitive cost),希望地方政府遵循指揮中心的規範,已經因為危機意識的感受程度差異,而呈現步調不一的現象。再者,無論是中央各部會之間,或各部會和指揮中心之間,乃至於中央與地方之間,決策做成之前必須在內部達成基本共識的「決策成本」(decision cost),勢必將因為疫情高峰而愈來愈高。最後,中央政府「乾綱獨斷」做出決策,願意釋出資源、提供協助,都因為涉及到地方政府的順服度降低、以及監督地方執行狀況的困難度增高,「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大幅增加後,「令不出指揮中心」,不利於當前的全民抗疫。

 「開誠布公,建立互信」,無疑是現階段的政治解方。因為通報系統過於複雜或提報數據的延遲,所導致的「校正回歸」,只是技術性的問題,不應該成為指揮中心提供「即時/正確」資訊的藉口。防疫資訊和數據的品質,是地方政府據以做出判斷、提出對策的基礎。在決策過程當中,於適當的時機,進行必要的調適,必須植基於「即時/正確」的資訊。為了有效降低決策成本和交易成本,除非是要更進一步提高(或以後降低)防疫警戒的等級,要不然「中央決策,地方執行」並不適用於今時今日,指揮中心的責任在於依據疫情訊息,提出解讀、研判、以及因應措施的建議。

 讓中央的,歸中央;地方的,歸地方。只有資訊對稱、權責相符的疫情治理,中央與地方,各司其職,才能夠共同帶領台灣人民渡過這次史無前例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