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409蘇崇愷/綜合報導

小米連買庫藏股 一個月反彈19%

 在港股上市的手機大廠小米集團3月11日宣布砸1百億港元買庫藏股後,8日盤後公布,當日涉資4.99億港元回購1,902萬股。此為3月11日以來第四度回購,至今共斥資16.96億港元回購6,486.56萬股。

 小米8日收跌0.38%至26.2港元,受到公司實施庫藏股計畫激勵,自3月11日收盤以來小米股價累計大漲19.91%。

 另據上海證券報統計,剔除股權激勵註銷與業績承諾補償等因素,2021年第一季共有94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股份回購計畫,其中不少公司更是大筆回購,最多斥資逾人民幣(下同)86億元。

 小米年初遭美國制裁後,多家指數公司陸續將其從成分股中剔除,致股價一度重挫。為提振市場信心,小米3月11日晚間宣布實施庫藏股,自3月24日起將不定期回購股份,回購上限為100億港元。

 在A股上市公司方面,上市公司的回購公告中頻繁出現「對當前股價的不認可」、「不能正確反映公司價值」等用語。但據初步統計,逾90家上市公司自公布回購完成公告至今,股價表現各異,有的助漲作用明顯,有的卻「不漲反跌」。

 神宇股份是回購完成激勵股價的案例之一。該公司於1月12日公布回購計畫,並於2月10日宣布完成,回購總金額為2,516.4萬元。在回購完成公告公布後,神宇股份股價至4月8日收盤累計大漲27.95%。此外,偉明環保、京能電力、山東鋼鐵等個股,其股價均在回購完成後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幅。

 不過,也有像新希望、林洋能源、邁克生物等公司,在宣告回購完成後,其股價表現依舊不盡人意。市場分析指出,市場反映分化並不稀奇,與以往相比,現在市場對回購計畫的辨識度不斷提高,公司品質、資金實力成為重要指標。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實際回購情況,警惕「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