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312文/黃台中

經部建三接 確保天然氣供應穩定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即便沒有第三接收站,我國天然氣供應量到了2025年也有餘裕,不會發生供氣不足而缺電。經濟部指出,媒體引用數據係2017年「能源轉型白皮書」電力工作小組會議簡報資料,天然氣供需應配合實際需求變動,務實滾動檢討。

 經濟部指出,大潭新增三部機組,因管線輸送能力限制,須新增供氣來源。天然氣供應係由接收站卸收液化天然氣並經氣化後,再以管線輸送至用戶端,評估整體天然氣系統供需平衡時,應綜合考量接收站供應能力與管線輸送能力,缺一不可。

 國內現有海管與陸管管輸能力已趨飽和,難以供應北部電廠新增燃氣機組用氣,第三接收站完工後可就近供應大潭電廠,廠站合一即不受管輸限制,係穩定電力供應之關鍵基礎建設,有其興建必要性。

 經濟部表示,天然氣接收站總體供應能力已達滿載,須加速設置接收站。第三接收站除了符合供氣時程外,同時可增加供應穩定度。經濟部以2020年為例,2017年原預估2020年天然氣用量為1,640萬公噸,但實際用量已增加至1,775萬公噸,天然氣接收站總體供應之負載率達108%,天然氣系統操作風險很高。近年來台商回流意願提高,中美貿易戰帶來台商回流效益,考量未來大型產業投資案等經濟成長因素,並回應民眾對減煤的期待,以及車輛電動化等新增用電需求,預估2025年天然氣需求將更增加,故須加速設置接收站。

 經濟部強調,第三接收站除了符合大潭電廠供氣時程外,考量供氣區域平衡,興建第三接收站可讓北、中、南接收站採分區供應,確保天然氣供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