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1007楊日興/綜合報導

陸車用IC自主率 不到一成

晶片罩門拳拳到肉,一旦遭美方鎖定,將重創汽車產業

image
大陸近期發展汽車相關晶片措施

 近期美國鎖定大陸的晶片罩門進行制裁,影響層面恐持續擴大。當前外界視汽車為繼手機後的下一代重點載體,不過數據顯示,大陸在汽車晶片領域相當依賴進口,自給自足率低於一成,一旦汽車晶片遭美方鎖定,將重創大陸汽車產業。

受到美國限制,華為難再生產主力產品手機,開始將資源轉移至汽車、電腦、螢幕等終端產品上,而鑑於新能源、智慧自駕等機遇,汽車被視為具爆發性動能的產品,吸引不少企業投入大量資源。

不過在汽車領域,大陸恐怕同樣難以抵抗海外的制裁手段,因為在自駕系統、車載網路、高階感測器等關鍵的車用IC技術,幾乎把持在歐美日企業手中,大陸汽車晶片自主率不到10%。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此前所公布的全球汽車半導體企業排行,全球頂尖汽車半導體企業中,恩智浦居首、英飛凌緊追在後,前10名全數都是歐美日企業的天下,10大企業市占逾67%。

 在大陸方面,車用IC領域規模最大的是被陸企聞泰科技近期收購的荷蘭巨頭安世半導體,反映出大陸當地在汽車晶片上耕耘不足,當前除透過收購取得技術之外,並不容易迎頭趕上,但在當前科技戰背景下,美國甚至歐洲都已開始緊盯中資併購案。

 不過該領域近年已經獲得大陸產官兩界的重視,越來越多企業、組織著手進行布局,希望將仰賴海外技術的風險降至最低。

 例如大陸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9月聯手7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成立「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該聯盟由科技部、工信部支持,成立時就表示,由於汽車晶片自主率不到10%,迫切需要實現自主安全可控,所以融合兩大產業,望能快速發展。

在業界方面,北汽與英國晶片設計公司Imagination成立合資公司核芯達,發展自駕應用處理器以及語音交互晶片,企圖補足大陸在該領域空缺。

 指標企業的投入也將影響到大陸發展汽車晶片的成敗,如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常年深耕IGBT晶片領域有成,便在當前的電動車浪潮下掌握先機,近期更傳出可能向汽車巨頭戴姆勒供應晶片。

 技術能力強悍的華為在2020年同樣有不少汽車領域的動作,除成立5G汽車聯盟外,還大舉投入汽車操作系統、軟體,與合肥市合作投入汽車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