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902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劉尹璇

中美貿易下 中國新機會出現

近期中國市場整體處於震盪但較偏樂觀的走勢,主要因為市場雖然一方面擔憂中美關係,但另一方面看到中國自疫情解封以來,不論經濟數據、政府政策,或是第二季的企業獲利,都呈現基本面已有支撐的狀態。

 中美關係緊張,在2019年就已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不論是華為禁令或是美國禁止微信的使用,亦或是關於抖音海外版TikTok在美業務收購案,未來這些雜音仍然會不斷出現,且不會隨美國大選結果而有所改變。因此聚焦政策內容、經濟數據發展仍是最重要的選股方向。

 中國經濟數據自2020年第二季開始出現明顯改善,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基本面仍處在緩步復甦狀態。最新公布的8月份官方PMI數據回升至51,其他關鍵數據包括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出口、消費、投資、房地產都還在上升階段。

 企業獲利部分,目前為止公布的企業半年報中,大部分行業都可看到第二季有明顯回溫。展望下半年,多數企業仍較樂觀,上半年企業獲利觸底且下半年回升跡象明顯。

 過去幾年中國政府持續推進資本市場制度改革,近期最重要的制度改革就屬創業板註冊制及相關改革正式落實。為什麼市場會如此關注創業板註冊制及改革正式落實?主要還是因為過去的上市制度要求嚴格,導致中國部分優質的公司選擇到海外市場上市。

 如中國互聯網浪潮下的騰訊、阿里巴巴都選擇在海外市場上市,另一部分優質企業可能須經較長時間的等待,才能逐步被次級市場重視,長期下來導致中國創業板缺乏全球性的龍頭公司。由於過去創業板上市要求嚴格,導致在中國互聯網多家優質公司選擇遠赴海外上市。

 8月下旬創業板首批註冊制公司陸續登陸資本市場,這是在中國證監會於6月12日發布創業板註冊制相關辦法後正式實施,開啟創業板的改革之路。

 註冊制有幾個重點,放寬上市門檻、將選擇權交給市場及投資人,這可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調配作用,制定三套上市標準、滿足不同類型企業上市需求,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放寬紅籌企業上市限制。制度改革部分,再融資提速、簡化流程、小額快速通道提高審核效率、重組放鬆,有助於提升創業板公司質量,嚴格企業退市、簡化退市流程、強化風險警示、優化創業板退市制度,放寬創業板漲跌幅限制、加速存量市場優勝劣汰。

 改革制度實施後,創業板新趨勢成形。第一、將有更多中國隱藏的獨角獸公司受到政策鼓勵上市。之前在海外上市的科技龍頭回歸創業板或科創板,加上中美貿易戰影響,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將加速回流。第二、註冊制將選擇權重新交還給資本市場投資人的手中且改革加速淘汰邊緣公司,市場將加速分化,龍頭優質公司將受益。第三、過去幾年中國政府提出大創新,新的政策落地將有更多處在科技創新周期的科技公司受惠。

 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持續穩步推進,中美之爭短期看似對中國企業造成相當大的傷害,但從另外一面來看,這有助加速中國政府的政策及制度改革,企業本身更聚焦自己的技術升級及內需市場,長期中國資本市場受益制度改革開放及企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