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各企業啟動數位轉型。KPMG安侯建業數位創新服務營運長賴偉晏「漾人物選拔頒獎典禮暨擁抱5G,開放式創新論壇」演講時表示,企業不只要轉型,而且要邁入跨領域,因此數位轉型第一步要打破過去的產業疆界,才能擁抱開放式創新。
賴偉晏指出,各個年代所定義的創新各有不同,像是1960年代進入國際貿易年代,沃爾瑪、豐田掌握跨國銷售市場,但1990年進入資訊年代,消費者更傾向吸收更多數位資訊並透過社群軟體接觸人群,因此雅虎、臉書崛起,企業排名重新洗牌。
賴偉晏認為,2018年後,也就是現在為客戶需求世代,所有的創新都要考慮消費者的剛性需求,像是Uber、Amazon、Netflix、Apple等,全部都是因應消費者需求而誕生。
展望2030年,賴偉晏指出,未來是連結世代,所有人事物都會連結,包括車子、手機、家電等將導入物聯網概念,科技將改變人類生活,像是冰箱物聯網提供消費者遠端控制溫度、床墊物聯網可隨時偵測睡眠品質,產業界線將日趨模糊。
企業要存活,賴偉晏認為必須做三階段創新。台灣企業普遍還在數位創新第一階段的流程自動化,像是改善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管理系統,他建議企業應及早邁入第二階段「以客戶為中心」,任何系統都要滿足客戶服務。未來企業最終目標為數位創新第三階段的「智能企業」,賴偉晏指出,科技是兩面刃,企業必須充分了解科技價值,才能避免恐懼、真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