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將於周三(1日)公布,包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及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如果明白PMI、NMI編制的特色是「與上個月比較」,應該可以對此次公布的數據比較放心,有望揮別「5月PMI指數創下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5月NMI指數已連續四個月呈現緊縮」的極悲觀現象。
採購經理人指數調研小組說,大家看到端午連假之前到現在,國五的24小時塞車熱度、各地景點的爆炸旅遊人數,應該就感受到「和上月比較,實際情況明顯改善」,尤其以內需、服務業為主的NMI指數,產業包括零售業、營造暨不動產業、住宿餐飲業、金融保險業等,6月的市況可說是疫情解封以來的首度熱絡。
5月臺灣NMI指數45.2,為連續四個月呈現緊縮,主因是2月、3月跌到創編來的谷底,4月雖然台灣疫情高峰已過,民眾仍減少外出下,四項組成指標中,商業活動、新增訂單與人力僱用均呈現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呈現上升,此次公布的6月臺灣NMI指數,這些都有希望站上久違的擴張。
至於台灣製造業PMI,4、5月都呈現緊縮,掩蓋掉1~3月的連續好球,調研機構中華經濟研究院認為,第一季六大產業中的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電子暨光學產業,維持出口訂單暢旺,但4月不僅有歐美抗疫封城的經濟活動急凍,更有國際原油價格、大宗商品價格激烈震盪,干擾廠商庫存,5月起多數問題解決,而台灣外銷訂單的轉單紅利仍在,而6月期間歐美逐步解封,邊境管制有限度開放解除斷鏈危機,市況呈現「比上個月明顯改善」,6月台灣PMI至少不再滑落到比5月的44.8更低,但是否能一戰成功,站上擴張的50,以振興經濟為施政主軸的行政院團隊,應該比廠商更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