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406魏喬怡/台北報導

疫情延燒加速FinTech發展... 數位金融之戰 聚焦三大應用

 數位金融發展趨勢不可逆,純網銀2020年即將問世,但「數位帳戶」激戰早已開打,新冠肺炎疫情更加速數位金融的發展。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指出,永豐銀的數位帳戶大戶DAWHO從2019年6月上市以來,開戶數已突破32萬人,上衝第四名,未來幾年永豐看到的數金機會主要是在AI、API、RPA三大應用。

 朱士廷表示,發展數位金融是全球的趨勢,誰能提供客戶最高度整合、經濟便利的服務,就有機會脫穎而出,以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說,大家減少出門、改用線上服務,正好是發展數位金融的好時機。

 朱士廷表示,永豐數位帳戶在短短九個月內,就吸引32萬人開戶,很多都是年輕人,「年輕人自己就很會比較,沒有忠誠度,一切以最好用、最便利、優惠與功能最多為考量」。

 以大戶DAWHO來說,客戶平均年齡為33歲,遠低於傳統客群的48歲,朱士廷分析,主要關鍵是大戶功能最為完整,除了已連結的信用卡、數位財管、智能理財外,還有信貸、房貸功能,「大優貸」個人信貸提供最快一天內撥款、「大戶輕房貸」利率1.58%起,最高可貸成數85%。

 另外,大戶與永豐金證券合推「大戶投」,首創證券交割帳戶綁訂銀行數位帳戶、線上開戶,一小時內即可下單,功能完整,專屬App在3月11日也上線,使用方便,都是吸引客戶的關鍵。

攜手成大 挖掘AI技術創新

 朱士廷指出,數位金融發展有許多新型態應用推陳出新,但AI、API、流程機器人(RPA)是三大主要應用。永豐在AI的發展主要與成功大學合作,已近三年,初期積極挖掘偏重技術創新的合作,包括對話或文字語意分析、情緒識別等,現在可以更進一步著重於AI的落地應用。

 舉例來說,「支票辨識智能模型」已在申請專利。朱士廷指出,就是以AI由過往銀行龐大的經驗值中,整理出有效的脈絡,做到能自動辨識大寫數字,辨識率超過九成,可望有效減少員工目視、輸入的工作。

 另外,像是AI與RPA的結合,將資深人員的判斷經驗轉換為公司的寶貴資產,應用實例是「分行庫存現金智能管理」可以優化庫存現金和維護成本,為分行建立最佳的現金水位預測和進出調整建議,有效降低風險。

建構API管理平台 確保資安

 API方面則是在2018年導入Partner APIs發展場景金融。朱士廷表示,現已與不同產業的公司作70多個API串接,「人群在哪、我們的金融服務就去哪」,除了跟緊財金平台及政大產學合作聯盟推動Open API的腳步,也會積極TSP第三方業者合作。永豐金證券在2019年也成為台灣首家推出Python交易API的券商。

 朱士廷指出,隨著API支數的增加,共同API治理也日趨重要,2020年永豐已啟動建置API管理平台,透過平台完成相關的授權、資安控管、查詢及後續維運等工作。

RPA流程機器人 可節省人力

 至於流程機器人(RPA)的應用、分行據點無紙化降低成本,也都是重點,朱士廷指出,今年永豐125家分行就將導入櫃台作業無紙化,免填單、免用印,預估可以省下印刷、倉儲費每年1,600萬元,而證券行動e櫃檯,最小化資料填寫與登打,也可有效提升客戶體驗及降低作業風險,預計第四季上線。

 朱士廷表示,過去在流程機器人(RPA)的開發是分散式,今年會轉為集中式開發,統籌推動RPA發展,引入產學合作力量,挖掘更多RPA劇本,釋放人員生產力。